柳敏
北朝时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白泽。幼好经史。北魏末,迁河东郡丞,甚得时誉。丞相宇文泰克河东,拜丞相府参军事,兼记室。西魏初,与苏绰等修撰新制,定朝廷政典,迁礼部郎中。废帝元年(552)随尉迟迥伐蜀,拜行军司马,委以军中筹略。益州平,进骠骑大将军,加侍中,迁尚书,赐姓宇文氏。北周孝闵帝即位,进爵为公。出为郢州刺史,有惠声。还朝监修国史、律令。进位大将军。隋开皇元年(581),进位上大将军,太子太保。
北朝时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白泽。幼好经史。北魏末,迁河东郡丞,甚得时誉。丞相宇文泰克河东,拜丞相府参军事,兼记室。西魏初,与苏绰等修撰新制,定朝廷政典,迁礼部郎中。废帝元年(552)随尉迟迥伐蜀,拜行军司马,委以军中筹略。益州平,进骠骑大将军,加侍中,迁尚书,赐姓宇文氏。北周孝闵帝即位,进爵为公。出为郢州刺史,有惠声。还朝监修国史、律令。进位大将军。隋开皇元年(581),进位上大将军,太子太保。
山名。在今陕西商南县东南。是秦、晋通楚的阨道。《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谓晋士蔑曰:“将通于少习以听命”,即此。山下有武关,故一名武关山。《水经·丹水注》:“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
乘驿凭信。清制,凡出差领有诏旨及关防敕印、押送银两缎匹等物、押解犯人等员,以及旗员休致、参革携眷回族和病故扶榇,沿途需要派兵护送者,皆给以兵牌,填明应给夫马车船之数,并给尾单,兼录满、汉字粘贴于后,交
明清时翻译西书“力学”一词的译名。明天启七年(1627),王征与传教士邓玉函合译《远西奇器图说》,其卷一写道:“此书本名原是力艺”,“力艺,重学也”。
631—710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长寿二年(693),以文昌右丞同平章事,为治委碎无大体。中宗复位,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旋进侍中、中书令,封舒国公。奉制与唐休璟等定《垂拱格》及《格后敕
1873—1943广东新会人,名柏。香港富商李陛之子。早年曾任日本香港邮船分公司买办、香港义勇民团队长。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加入兴中会,任该会驻港财政主任,输巨资援助革命而家业渐衰。二十八年支持
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字子礼。绍兴进士。孝宗初,累迁签书枢密院事,首奏注意边防。乾道二年(1166),除权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奏请精兵省费,为《筹边志》奏上。四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
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人。受业于胡母生,治《公羊春秋》。武帝时为博士,奉命巡行郡国,检举兼并之徒与聚敛为奸的守相。后任梁相。
官名。(1)即律博士。(2)唐代国子监置律学,初设博士一人,后增至三人,从八品下,掌教授律学生徒,以律令为专业,兼格式法例。显庆三年(658)废学,改隶大理寺,龙朔二年(662)复置学,再隶国子监。北
1729—1781清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字美叔,一字竹君,号笥河。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历充福建乡试正考官,顺天乡试同考官,提督福建、安徽学政。宏奖人才,主持风会,一时绩学之士,多出其门。
官名。南齐置,隶御史台。掌督诸郡钱谷。《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召山阴令王询、台传御史钟离祖愿。”胡三省注:“台传御史,台所遣督诸郡钱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