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佐
北宋宣州(今属安徽)人,字公仪。举进士。为陵州推官,累迁河阴发运判官,干当河渠司。皇祐中,汴水深浅无常,漕运受阻。他视水势大小,于汴口要害处择地开凿,引黄河水入汴加以调节。朝廷遂置都水监,奉命以盐铁判官同判。汴京地势低下,夏秋苦水,因开永通河以疏导京中沟渠,又建议濬治孟阳河。除江淮发运使,召为盐铁副使,复判都水监,历知审官院、权发遣开封府。卒于使辽途中。
北宋宣州(今属安徽)人,字公仪。举进士。为陵州推官,累迁河阴发运判官,干当河渠司。皇祐中,汴水深浅无常,漕运受阻。他视水势大小,于汴口要害处择地开凿,引黄河水入汴加以调节。朝廷遂置都水监,奉命以盐铁判官同判。汴京地势低下,夏秋苦水,因开永通河以疏导京中沟渠,又建议濬治孟阳河。除江淮发运使,召为盐铁副使,复判都水监,历知审官院、权发遣开封府。卒于使辽途中。
约1407—1467住一作柱。明代建州女真首领之一。阿哈出孙,释加奴子。屡受明封,历任建州卫都指挥佥事、都指挥、都督佥事、都督同知。永乐二十一年(1423),因遭东海女真(野人女真)及蒙古脱脱不花侵扰
书名。清赵一清撰。乾隆十九年(1754)成书,五十一年刊行。全书共三部分:一、《水经注释》四十卷。其经注本文以明朱谋㙔《水经注笺》为基础,参校全祖望五校本及其他版本,博采旧籍及前人考订,
书名。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小戴记》、《小戴礼记》。战国至汉初儒家学者各种仪礼论文选集。相传西汉戴圣编。四十九篇。成书过程有二说:东汉郑玄《六艺论》称,《汉书·艺文志》著录之《记》百三十一篇
官名。即太子洗马,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子洗马。
①中州,犹言中国。《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郭璞注:“岠,去也;齐,中也。”②北魏皇兴三年(469)改冀州置。以在齐国故地为名。治历城县(今济南市)。辖境相当今泰山以北,黄河故道以南,淄博市与桓
①官署名。北魏始置,隋代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北魏始有礼部,王䛯曾任礼部尚书,然其制不详。 西魏置,大统十二年(546)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后建六官府
明清中央各部郎中、员外郎之统称。
①西周封国。开国之君为武王子。侯爵。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一说在今陕西韩城市南。西周、春秋间为晋所灭。《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晋司马女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
官名。清代设于中央部、院、寺之各库,为未入流之库官。掌守档册,或兼司出纳,或供令使。
官署名。隋大业三年(607)置,隶左、右备身府,与右雄武府各置雄武郎将,领皇帝亲近禁军骁果,以武勇郎将为副贰,有司兵、司骑二局,并置参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