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
唐末五代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明远。宰相杜让能子。博学善辞藻。唐末,累迁膳部郎中、翰林学士。入后梁,迁工部侍郎奉旨。开平二年(908),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为乱兵所杀。
唐末五代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明远。宰相杜让能子。博学善辞藻。唐末,累迁膳部郎中、翰林学士。入后梁,迁工部侍郎奉旨。开平二年(908),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为乱兵所杀。
官署名。宋代皇帝出征,于所至之处设置,以知行府事或权知行府事主其政务。建隆元年(960),石守信为扬州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雍熙三年(986),刘保勋为知幽州行府事。属官有行府推官、行府判官、
官名。春秋时宋国置,守门侍卫之官。君在国则守卫门庭,君在外则在左右护卫。魏晋时亦置。
辽、金佛寺。在今山西大同市。分上、下两寺,殿宇巍峨,鸱吻高耸。薄伽殿建于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重修。殿内依墙壁排列重楼式藏经阁三十八间,上下两层,规制严谨,雕刻精美。佛
明清以前称宰相为大拜,明清大学士如同旧之宰相,故亦以大拜称之。
官署名。渤海国置,为三省之一,设右相、右平章事、内史、诏诰舍人等官,掌草拟诏诰。辽太祖天显元年(926)灭渤海国后置,为辽东丹国官署,掌政务,设左大相、右大相、左次相、右次相等官。圣宗时罢。
清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三日(1898.8.29)直隶海关道等与日本驻天津领事在天津签订。共十四款,附有“另立文凭”二款。主要内容为:允日本在天津设立专管租界,划定界址;界内房屋照付时价,公平收买;另付住
①东晋以后,无籍贯之人,不乐登记在州县编户者,称为“浮浪人”;其户调便无定数,称为乐输,而所输往往低于正调。②西魏、北周杂税之一。指常调外所征之军粮。民人不堪其扰,多有逃散隐匿,但富户出粟以助军需者,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今湖南沅陵县以西沅江五条支流的总称。一为雄溪,亦作熊溪;二为溪,亦作朗溪;三为辰溪;四为酉溪;五为武溪,亦作溪
清季对西文Atom(原子)的译名。Atom原意为“不可分”。严复译《穆勒名学》中将Atom译为“莫能破”或“莫破”。语出《中庸》:“语小,天下莫能破焉”。朱熹在《朱子大全·中庸》第十二章中解释说:“莫
指年老有德行之人,常与“三老”并称。汉代沿袭古制,有尊事三老五更之礼。东汉明帝时定为常制,养三老五更于辟雍,选故太傅、三公中年老德劭者一人为三老,次一人为五更(或言以卿大夫中老者为之)。天子父事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