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良
清广西人,本名俊昌,因避韦昌辉讳改名。精医理。参加金田起义。初任中军长。咸丰元年(1851),治愈洪秀全时疫,封国医,职同将军。次年在长沙升指挥。三年克南京后,升检点,收罗医士,采办药材,为典内医之首,五月封恩赏丞相。次年为杨秀清治愈目疾,封补天侯。六年,天京内讧时为韦昌辉所杀。十年追封为杰天义。
清广西人,本名俊昌,因避韦昌辉讳改名。精医理。参加金田起义。初任中军长。咸丰元年(1851),治愈洪秀全时疫,封国医,职同将军。次年在长沙升指挥。三年克南京后,升检点,收罗医士,采办药材,为典内医之首,五月封恩赏丞相。次年为杨秀清治愈目疾,封补天侯。六年,天京内讧时为韦昌辉所杀。十年追封为杰天义。
1775—1832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文起,号小宛。嘉庆举人,授安徽宁国训导。幼好学,家贫,暑夕苦蚊,置足瓮中校书至深夜不辍。尝借书于人,计日诵读,淹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类书、杂记。与包世臣交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农工商部制定颁行。规定商务总会于本省及他省督抚行文均用“呈”,司道以下用“移”,分会于本省及他省督抚司道行文均用“呈”,府厅州县均用“牒”。
1823—1897清广东番禺人,字南雪,号兰台。咸丰进士。历官户部云南司郎中、军机章京。光绪八年(1882)以与当道不洽,请疾归里。晚年主讲越华书院。生平工书画文词,好为考据、掌故之学。官京师时即搜集
1860—1895清末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字绍文。秀才出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1895.5),愤清政府割台湾,在台大会粤籍乡人,盟誓抗日,被巡抚唐景崧委统义民各军。五月,偕义军首领徐骧、姜绍祖等在新
?—1553明河南柘城人。初为盐贩,后任总保长,遂聚众起义。嘉靖三十二年(1553)七月,克归德,下柘城,围太康,击败都指挥尚允诏。众近万人。后转战于临颍、西华、太康。九月攻宿州受挫,乃变服转移。十月
南宋宁宗时,建于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取李悝“使民适足,贾平则止”之义。建康人口繁多,日食全仰商贩,粮价不稳,人心即浮动。官建此仓,籴粮他郡,随籴随粜,以平粮价,定民心。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英籍犹太人嘉道理(EllisKadoorie)创办于上海。以培养中英文翻译人才为宗旨。设中文、英文两部。1912年改校名为工部局立育才公学,英人陶伟(Dowie)、
书名。又名《石匮藏书》。明末清初张岱撰。二百二十卷。崇祯元年(1628),张岱利用家藏资料,著纪传体明史,五易其稿、九正其讹,历时二十七年撰成是书。由于崇祯一朝既无实录,又失起居注,遂止于天启。卷一至
商代晚期诸王和贵族墓葬。整个墓地在安阳殷墟洹河北的武官村、侯家庄西北冈与前小营村之间。自1934年起先后共发现和发掘大墓十三座和上千座小墓,其中还有排葬坑。墓地分东西两区,相距约一百米。西区大墓八座,
散官名。金代司天二十五阶官第八阶,从五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