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科
科举科目之一。北宋元祐元年(1086)置,司马光因王安石不用《春秋》取士,特在太学置春秋博士,并设春秋科。绍圣四年(1097)罢。此后几经置废,至靖康元年(1126)再置,次年又废。春莺啭 唐乐舞名。高宗晓音律,闻风叶鸟声,皆蹈以应节,尝晨坐闻莺声,命乐工白明达写之为春莺啭,后亦为舞曲。张祜《春莺啭》诗咏其调曰:“内人巳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属软舞。传至日本、高丽等国。
科举科目之一。北宋元祐元年(1086)置,司马光因王安石不用《春秋》取士,特在太学置春秋博士,并设春秋科。绍圣四年(1097)罢。此后几经置废,至靖康元年(1126)再置,次年又废。春莺啭 唐乐舞名。高宗晓音律,闻风叶鸟声,皆蹈以应节,尝晨坐闻莺声,命乐工白明达写之为春莺啭,后亦为舞曲。张祜《春莺啭》诗咏其调曰:“内人巳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属软舞。传至日本、高丽等国。
官署名。元至大元年(1308)置,属中政院。掌江南没入资产,课其所赋,以供内储。秩正三品,置达鲁花赤、都总管各一员,另设同知、副总管各一员。领平江、松江、建康等处提举司凡三及丰盈库、织染局。
即“爰田”。
北魏人。永兴四年(412)造铁制浑仪。装有十字水平,以检查仪器的平准。一直使用到唐初李淳风时,在积累天文观测资料方面起过重要作用。
官名。相传夏代置,掌文书。秦代置为奉常属官。西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隶太常,掌天文、历法及修撰史书。东汉定员一人,秩六百石,专掌天时、星历,于岁终奏新年历,记载瑞应、灾异,不再撰史。魏、晋、
唐评定战功标准之一。参见“上获”。
书名。清唐鸿学编。谱主唐友耕青年时曾参加蓝朝柱、李永和起义,旋叛降清朝,以镇压石达开和蓝李起义,由千总累官四川提督。年谱起道光十七年(1837),迄光绪八年(1882)。以记镇压各地民众反抗斗争事为主
即“饶乐水”。
十六国时人。后秦姚兴以其文章雅正,参管机密,任中书侍郎。后为尚书左仆射齐难司马。后凉主吕隆降秦,乃随难迎于姑臧(今甘肃武威),难署为凉州刺史。还为尚书。尝以儒术侍讲于太子姚泓。
妃嫔名号。北周置,在后宫中地位最低,地位相当于六府官的士。但是否依上、中、下士那样分三个等级,不详。
商代伊尹囚太甲处,因建有宫室,故名。《史记·殷本纪》:“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张守节正义引《晋太康地记》云:“尸乡南有毫阪,东有城,太甲所放处也。”故址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