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西卷(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北起横山南抵大岭地区。东汉属交州。东汉末以后,郡境渐为林邑国所有。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西卷(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北起横山南抵大岭地区。东汉属交州。东汉末以后,郡境渐为林邑国所有。
晋碑刻。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咸宁四年(278)十月立。1930年在河南偃师出土。碑、额俱隶书,正文三十行,行五十五字,记晋武帝立辟雍(太学)、置学官、并三临辟雍及皇
官制用语。宋代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即指定地区居住,并在一定程度限制其行动。其处分轻于编管而重于居住。
篇名。唐吕才著。系其刊正的《阴阳书》之残篇。为驳斥《宅经》的阴阳术数迷信而作,故名。认为《宅经》将天下万物分属于宫、商、角、徵、羽“五姓”,并据以推断行事吉凶的说法,不符合古代姓氏起源的实际。指出古代
官名。北齐置。常在嗣主左右,兼掌机要之事。隋置一人,正三品,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大业三年(607)改为右翊卫大将军,总领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武德五年(622)复为右卫府大将军。龙朔二年(662)去
?—前301煇或作晖、恽。战国时秦国所封之蜀侯。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蜀侯通被其相陈壮所杀。次年,秦伐蜀诛陈壮。秦武王三年(前308)封其为蜀侯。秦昭王六年(前301)秦将司马错入蜀,迫其自杀
旧名历阳。广西土州。宋置,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北,属邕州。元属太平路。明洪武初,土官赵日泰归附,授世袭知州,属太平府。宣德七年(1432),改名同正州,移治今广西大新县。清复为养利州,1912年改为县。
?—1129宋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康王开元帅府,信德守臣梁扬祖以兵万人至,傅隶其部下。隆祐太后南渡,任统制官护送。建炎三年(1129)高宗从王渊议逃杭州时,以为扈卫。后嫉王渊拜同签书枢密院事,偕
书名。亦称《西藏王统世系明鉴》。萨迦派僧人索南坚赞撰。共十八章,一百零四叶。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主要记述吐蕃王统始末,附带介绍印度、汉地、西夏及蒙古的佛教史。详于《红史》、《布顿佛教史》
又译盎吉刺。①部名。《元史·地理志》:“昂可刺者,因水为名。附庸于吉利吉思。”为居于贝加尔湖以西安加拉河沿岸的吉利吉思属部。史称昂可刺地“昼长夜短”,或称“日不落”。或以为当在北极圈附近。②河名。见“
周初政治观念,指贵族统治管理所受之民。“治”金文中为“辪”。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辪上》:“彝器多见辪字,……本义当训为治,从自从,……加从止,盖谓人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