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能院
官署名。五代时吴越王钱元瓘命沈崧设置,选吴中文士入院,其性质相当于唐之集贤院、后梁之文思院(亦称乾文院),为储备人才之所。
官署名。五代时吴越王钱元瓘命沈崧设置,选吴中文士入院,其性质相当于唐之集贤院、后梁之文思院(亦称乾文院),为储备人才之所。
文书名称。上行文。宋始行之。凡内外官署呈文于中书省、尚书省、三司;御史台呈文于中书省、枢密院;在外官员呈文于所统摄官府,如三省、枢密院或省、台、寺、监和本路察访官,皆用申状。状前贴至京道里和申发日、时
也里古纳今译作额尔古纳,昆言山崖。当指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东一带。《史集》载蒙古人远古传说,谓蒙古人原住也里古纳昆深山密林中,后因人口繁增,走出深山,进入草原。传说中的成吉思汗二十二世祖孛儿帖赤那自也里
书名。明刘天和著。六卷。嘉靖十五年(1536)成书。为论述黄河、运河河道形势及治理方法的重要著作。作者于嘉靖十二年任总理河道。为了解河、运决塞之由,“西问于梁”、“东问于鲁”、“南问于徐”、“北问于齐
辽、金、元三代,由北方被征服的各族人组成的军兵。辽代分属契丹八部统领,泛称乣(糺)军,无定制。金代乣军形成正式兵种,分属东北路、西北路和西南路招讨使统领,诸乣军各有专名,地位低于部族军。由杂居的各族人
书名。魏晋间杨泉著。十六卷。以论述气一元论为内容。认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夫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即天地万物皆由水之气生。“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譬如火焉,薪尽而
即横塘。三国吴孙权筑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六朝时为都城南面防守重地。《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卢循攻建康,刘裕守石头城,“出阵于南塘”,皆即此。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淄川(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天宝元年(742)为淄川郡,辖境约当今山东淄博、邹平、高青、桓台等地。乾元元年(758)复旧称。元曾改为淄
即“希迁”。
战国秦邑。在今四川邛崃。以产盐铁著名。《史记·货殖列传》: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即铁山鼓铸。……富至僮千人”。即此。秦置县。
又称冢君。西周诸侯国君别称。《逸周书·商誓》:“尔冢邦君无敢其有不告见于我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