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谞
东汉人。灵帝时为中常侍、永乐太仆。中平元年(184)张角等秘密准备起义,以其为宫中内应。因叛徒唐周告密,被杀。
东汉人。灵帝时为中常侍、永乐太仆。中平元年(184)张角等秘密准备起义,以其为宫中内应。因叛徒唐周告密,被杀。
纂修国史之机构。清代置,隶翰林院。康熙二十九年(1690)为修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历史始开,称“三朝国史馆”。以后续修“四朝国史”、“五朝国史”,至乾隆十四年(1749)以五朝本纪修成而停馆。三十年,
书名。唐王维撰。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以名集。其弟王缙编成于代宗宝应年间。十卷,凡诗四百余篇。原集已佚。元明以降,刻家益出,版本杂驳。今有《四部丛刊》影印刘须溪评点元刻本《王右丞集》,六卷。196
1111—1176南宋普州(治今四川安岳)人,字韶美。绍兴进士。擢第十年,始受任蓬溪县尉。绍兴末,迁秘书丞、礼部员外郎。所草笺奏,以典雅称。孝宗时,迁兵部侍郎兼侍讲。在朝十年,每归,即匿车骑,闭门户。
古代著名城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约12.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临漳水。北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城有七门。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建都于此,因旧城增筑,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在
春秋末鲁国人。曾向孔子问礼,《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①西晋淮南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字公胄。好学,与才学见称之华谭齐名,以词辩称。尝诣中领军何勗,自言能为剧县令。勗问何不为台阁职?答以人各有能与不能,任人以职必先考虑其才能。勗善之,即任之为松滋令,转淮
书名。(1)清末陈忠倚辑。八十卷。继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葛士濬《皇朝经世文续编》辑成。断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多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有关时务之论述。外国人议论亦采入。其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
书名。明范濂撰。五卷。濂字叔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记松江掌故,分人物、风俗、祥异、赋役、土木五类,各为一卷。直书时事,于手工业、商业之繁荣及江南城市生活有较多反映,对地方官吏、乡绅之劣迹,尤加痛诋
官员等级。参见“品①”。
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汉文帝时,以《诗》列于学官,置诗经博士。景帝时,继以《春秋》列于学官,增春秋博士。武帝建元五年(前132)置五经博士,则五经均列于学官。《白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