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
①在今浙江东部。源出四明山,经余姚市至宁波市同鄞江汇合后称甬江。余姚市以下即浙东运河东段。②浙江余姚市的别称,即因境内姚江而得名。明哲学家王守仁为余姚县人,故世称其学为姚江学派。
①在今浙江东部。源出四明山,经余姚市至宁波市同鄞江汇合后称甬江。余姚市以下即浙东运河东段。②浙江余姚市的别称,即因境内姚江而得名。明哲学家王守仁为余姚县人,故世称其学为姚江学派。
清文宗年号(1851—1861)。凡十一年。
清末进步团体。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十日(1898.1.31,一说阴历二月)林旭、张铁君等联合闽籍寓京维新志士创立于北京福建会馆。林旭任倡始董事。旨在振励士气,讲求变法,挽救危局。三月加入保国会。
1255—1300又译不灰木、卜忽木。元康里部人,一名时用,字用臣。忽必烈侍从燕真子。师事王恂、许衡。仕世祖、成宗两朝,历任中书平章政事、昭文馆大学士、加平章军国事,行御史中丞事。主张兴学校,习儒学,
官名。明清道录司职官有左、右正一,右正一依例升迁左正一,缺出由左演法升补。参见“左正一”。
?—806唐人。家贫寒,少从禁军,以巧佞事宦官窦文场。贞元十三年(797),擢长武城使,再迁夏、绥、银、宥节度使。贪而无勇,部下轻之。十六年,德宗任为淮西行营招讨使,总十七镇兵讨吴少诚。缺智短谋,无他
旧时对散处深山僻野,未经“开化”人户(多为少数民族)之称谓。与“熟户”相对。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其间自泾原章川堡至秦州麻穰寨,一百三十里,并是生户所居。”《宋史·兵志五》:“西北边羌戎,种
西汉置。以境内荔水得名。治今广西荔浦县西南荔江。属苍梧郡。三国吴孙皓甘露元年(265)改属始安郡。唐属桂州,南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洪武元年(1368)移今县南。景泰七年(1456)又移今县。属桂
1820—1887清山东潍县(今潍坊)人,字伯隆,自号友山。道光进士。同治元年(1862)任陕西凤翔知府,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军。后授四川按察使。四年迁广东布政使。九年擢漕运总督。十一年调广东巡抚,后兼摄
官署名。辽代置为南面官,掌汉人禁军。太宗会同初,萧翰领汉军侍卫。
?—383十六国时略阳(治今甘肃天水东北)人。氐族。梁平老之子。前秦苻坚时初任建威将军、兖州刺史。后随坚子苻丕陷晋襄阳(今湖北襄樊),执晋将朱序,遂为南中郎将、都督荆扬诸军事、荆州刺史,镇襄阳。建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