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族
有名望的士族,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特权。《后汉书·朱晖传附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李贤注:“引用士人有族望者。”
有名望的士族,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特权。《后汉书·朱晖传附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李贤注:“引用士人有族望者。”
即“时青”。
北魏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有文采。曾多次从征,后以镇压薛凤贤等有功,封平阳伯,迁散骑常侍。太昌元年(532),除中书侍郎。后加中军大将军。性嗜酒,颇疏傲,久不徙官,乃作《豁情赋》。及迁邺(今河北
1169—1252蒙古克烈部人。早年从成吉思汗,为班朱尼河誓师诸将之一。1205年,受封为百户。从征金、夏有功,率俘人屯田阿鲁欢,建镇海城。元太宗三年(1231),任必阇赤,主管畏兀字书写之文书,汉人
①亦称鬼谷先生。战国时人,居于鬼谷,因以为号。《史记·苏秦列传》司马贞索隐:“扶风池阳、颍川阳成,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相传为苏秦、张仪师,纵横家之祖。又传著有《鬼谷子》。今本《鬼谷子》三卷,系
亦作宋交、宋公。战国时人。赵国仇液之门客。秦昭王十二年(前295),赵使仇液之秦,欲请秦以魏冉为相而免楼缓,行前,他为仇液谋画。后秦果免楼缓而相魏冉。见《战国策·赵策三》。
①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指人共同的认识标准。《荀子·解蔽》:“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万物各异
在魏州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大街)内。《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五年(915)三月置昭德军于相州,分魏州将士府库之半隶之。魏兵不从,刘遣别将王彦章“入魏州,屯金波亭”,魏州军乱,“围金波亭,
书名。(1)唐王方庆撰。十二卷。已佚。(2)唐卢若虚撰。三十卷。已佚。
政府准予士民捐资纳粟以得官之法。秦王政四年(前243)因灾荒大疫,准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始行捐纳之例。嗣后历代相沿,或因赈灾、需饷,因边储、兴工,遇有度支不济,即准士民捐银,授与官职。明代始于景泰
西汉元光三年(前132)五月,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东南冲入巨野泽,又泛入泗水、淮水,洪水淹及十六郡,灾情严重。武帝派汲黯、郑当时率十万人去堵塞,但塞而复决。黄河在二十三年中泛滥横流,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