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褂
清代官服之一。其长及股,其袖端平,对襟,罩于袍外,俗称外套。官员穿戴,有朝褂、行褂、常服褂之别。颜色多为石青、绀色(即黑里透红),乾隆中尚玫瑰紫,嘉庆以后尚泥金、浅灰色。所用布料按季节更换,或布、绸,或棉、皮,惟不得用亮纱及羊皮。
清代官服之一。其长及股,其袖端平,对襟,罩于袍外,俗称外套。官员穿戴,有朝褂、行褂、常服褂之别。颜色多为石青、绀色(即黑里透红),乾隆中尚玫瑰紫,嘉庆以后尚泥金、浅灰色。所用布料按季节更换,或布、绸,或棉、皮,惟不得用亮纱及羊皮。
东汉后期及三国初期依附于私家之人口。《三国志·吴志·吕范传》:吕范曾带“私客百人”归附孙策。随着隶属关系之加强,私客往往被沦为私人之佃客、部曲或家兵。
针灸疗法的简称。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病方法。由针刺法和艾灸法组成。针刺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运用手法,刺入身体一定穴位。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两者均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达
即“屠黍”。
文书名。宋代在外官员除前两府、在京官员除上殿奏事和大两省外,不能用札子,只准用表状,称奏状。奏状末云“谨录奏闻,谨状”。状前和封面用黄纸贴事目。《庆元条法事类》载有“奏状”式。
见“尸乡”。
古地名。见于《后汉书·西域传》和《魏略·西戎传》。其地望主要有泰西封(Ctesiphon)和索斐涅(Sophene)二说。后说似误。
①水名。(1)在今山西晋城市境。有二源:东为白河,西南流;西为黄沙河,东南流会于晋城市南,又东南历天井关入丹水。《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五年(390),“西燕主慕容永引兵向洛阳,朱序自河阴北济河,击败
仆(僕)即仆区之法。春秋时楚国法律名称。楚文王时始作。《左传·昭公七年》:“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释文》引服虔之说:“仆,隐也;区,匿也,为隐匿亡人之法也。”董说《七
书名。原名《演义》或《衍义》。唐苏鹗撰。原十卷。今本二卷,系清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得。内容多涉经传、名物、掌故、文字,作考证辨订。所叙使臣持节典实极为详明,训释成语谚类多言之成理,可资参考。解说
1723—1789清广西全州人,字千之,一字嬴川。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充国史馆纂修官,《名臣列传》多经其手。又摘抄实录,旁采他书,成《东华录》三十二卷。另著有《下学录》、《京门草》、《伤神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