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宁县
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分泠县置。治今越南永富省越池南。属新昌郡。晋属新兴郡。南朝梁为新昌郡治,陈又为兴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为峰州治,大业初属交趾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峰州治。五代后地入交趾。梁大同十一年(545),陈霸先败交州李贲,贲奔嘉宁城,即此。
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分泠县置。治今越南永富省越池南。属新昌郡。晋属新兴郡。南朝梁为新昌郡治,陈又为兴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为峰州治,大业初属交趾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峰州治。五代后地入交趾。梁大同十一年(545),陈霸先败交州李贲,贲奔嘉宁城,即此。
清雍正十年(1732)分饶平县隆、深二澳与福建诏安县云、青二澳及其附近小屿置。治今广东南澳县东北深澳。属潮州府。1912年废厅改县。
宋时佃户租用田主耕牛,须另加租。饶州(治今江西波阳)一带通行对分租,加租耕牛,则田主收六分,谓之牛米。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勘界议定书之一。清同治九年(1870)七月,科布多参赞大臣奎昌与俄国西西伯利亚军区参谋长巴布阔福(中文约本无),总参谋部中校穆鲁木策傅签订。此前一年俄国已单方面树立从玛呢图噶图勒
春秋末越国都城。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汉书·地理志》:“越王勾践尝治此。”《水经·潍水注》:“越王勾践之故国也。勾践并吴,欲霸中国,徙都琅邪”,即此。公元前379年越王翳始从琅邪迁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市
①一作雁门。战国魏地。在今山西河津市南。《史记·秦本纪》:孝公二十四年(前338),“与晋战雁门,虏其将魏错”。《史记》司马贞索隐引《竹书纪年》作“岸门”;《魏世家》:哀王(当作襄王)五年(前314)
官名。清末海军统领官。光绪十四年(1888)置北洋海军提督一人,从一品,统率该舰队。中日甲午战后裁。宣统元年(1909)复置海军提督一人,副都统加正都统衔,为巡洋、长江两舰队统制官。
书名。简称《皇舆西域图志》、《西域图志》。清官修地方志。始纂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十七年博恒等纂成初稿,四十七年英廉等增定为今本。四十八卷,另有卷首四卷。卷首为乾隆帝关于西域之题咏和记事,正文
西周晚期青铜器。1980年于陕西长安县下泉村发现。通高51.5厘米,腹径50厘米,口沿外折,腹壁斜直,深腹,蹄足,腹饰凸弦纹二周,内壁铸铭文二百七十八字,大意是:狁进犯
官名。清代翰林院长官。总领侍读学士以下翰林官,掌国史笔翰,备左右顾问。顺治元年(1644)设。汉一人,正三品,兼礼部侍郎衔。十五年,定为满、汉各一人。雍正八年(1730)升从二品。乾隆五十八年(179
昇)(495—547北朝时济阴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字鹏举。博览百家。初为北魏广阳王元渊贱客,熙平初,对策高第,补御史。随渊征讨,曾被葛荣所俘。获释后闭门读书。后从上党王元天穆攻邢杲,预孝庄帝杀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