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唐绍仪

唐绍仪

1860—1938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字少川。清同治十三年(1874)赴美留学。光绪七年(1881)回国。中日甲午战后,袁世凯小站练兵,他曾协助徐世昌主持营务处。二十六年任津海关道。三十年两次作为全权大臣与英国交涉西藏问题。后历任外务部右侍郎,沪宁、京汉铁路总办,邮传部左侍郎等职。三十三年出任奉天巡抚。宣统二年(1910)任邮传部尚书。辛亥革命爆发,任袁世凯内阁全权代表,参与“南北议和”。1912年3月袁窃据临时大总统后,任国务总理,并加入同盟会。6月因不满袁世凯专横而辞职。后曾参加护法运动。1931年曾任中山模范县县长。后被刺死。

猜你喜欢

  • 两京郊社署

    官署名。唐代于东、西二京置,隶太常寺,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与奉礼郎设樽、罍、篚、幂。各置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上。另有典事、门仆、斋郎等属。

  • 淮平县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分临淮县地置。治今江苏盱眙县西。属泗州。后地入金。明昌六年(1195)并盱眙、淮平二县为一县,移淮平之名于泗州郭下,治今盱眙县西北(淮水北岸,今已沦入洪泽湖中)。元至元二十

  • 乡大夫

    官名。周代置。乡行政长官。《周礼·地官》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

  • 铭安

    1827—1911清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鼎臣。咸丰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仓场侍郎。同治十三年(1874)调盛京刑部。光绪二年(1876)署吉林将军。二十四年加太子太保。

  • 小袁营

    明末袁时中所率起义军名称。

  • 常服

    皇帝、太子、后妃、诸王、百官及命妇通常穿戴之服。历朝历代制度不同。隋代皇帝听朝,以赭黄文绫袍,乌纱帽,折上巾,六合靴,与贵臣通服。百官常服同于庶民。唐初,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腰带则一、二品銙以金,六

  • 南洋高等商业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办。先办银行科,续办税则保险、商业应用各科。招考南洋各省学生有中学毕业程度者入学肄业。次年四月将中等商业学堂并入办理,定名为江南高中两等商业学堂。

  • 珊瑚网

    书名。书画著录书。明汪砢玉著。砢玉,字玉冰,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流寓浙江嘉兴。是书分《书录》、《画录》各二十四卷,载录其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款识、题跋以及藏家的收藏目录,约八十万言。著录作品千余件

  • 通政寺

    官署名。明建文中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改通政为少卿。成祖朱棣即位,复旧。

  • 田艺蘅

    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子艺。田汝成子。以贡生授徽州训导,罢归。博学善文,所著前后正续集数十卷,杂著数十种,世比之杨慎。善南曲小令,作杂剧《归去来辞》。著有《留青日札》、《老子指玄》、《煮泉小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