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品级山

品级山

清代大朝会时官员排班行礼的位标。铜铸,呈山状,高约30厘米,上嵌铸满汉字品级阶位。举行典礼时,摆列在太和殿前丹墀内御路两旁,东、西各两行,每行自正、从一品至正、从九品,各十八座,总共七十二座。参加朝贺的文武百官,均按规定,分为东班、西班,各以品级为序,以品级山为标志,面北横向排列,东西各十八排。

猜你喜欢

  • 龚宝铨

    1883—1922浙江嘉兴人,原名国元,字未生,别号味荪。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游学日本。次年春,参加军国民教育会,旋归国。三十年冬在上海,参与创立光复会。次年加入同盟会。浙江光复后,曾任省图书馆

  • 重曼

    《岛夷志略》琉球(指今台湾省):“山曰翠麓,曰重曼。”一作沙马岐头、沙马头沃、沙马矶头,重曼即是沙马的异写,为历代南海航行的重要标识之一,即今台湾屏东县南端猫鼻头。

  • 自治学社杂志

    杂志名。贵州自治学社机关刊物。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在贵阳创刊。月刊。张鸿藻、张百麟主编。以“催促预备立宪,实行国民自治”为宗旨。文言白话各半。因抚院不准立案,第二期延至次年七月始出版。每期发行

  • 马鬃山

    在今四川武胜县东北。《续资治通鉴》:南宋咸淳九年(1273)刘整既叛,献计于蒙古,“欲自青居进筑马鬃、虎项二山,扼三江口以图合州”,即此。

  • 狐咺

    又作狐爰、狐援,或误为孤狐咺。战国时齐国人。身为贫民,因直言议论齐湣王而被斩于檀衢。引起百姓对湣王不满。事见《战国策·齐策六》。

  • 南汉春秋

    书名。清刘应麟撰。十三卷。记五代十国时南汉人物、事实、古迹。其中列传大抵抄自吴任臣《十国春秋》,而尽去其夹注,每传标目皆以历官全衔冠于名氏之上。

  • 西招图略

    书名。清松筠撰。一卷。是书为松筠于乾、嘉间任驻藏大臣时根据经历见闻所撰。内容记述经营管理当地的安边、抚藩、戒怒、遏欲、抑强、除苛等二十八条,今已无图,其中审隘、量敌二条记述山川形势、边隘卡防。清黄沛翘

  • 正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置。《元和郡县志》:“因正平故郡城为名。”治今山西新绛县。为绛州治。大业三年(607),为绛郡治,唐、宋为绛州治,金为晋安府治。元复为绛州治。明洪武初并入绛州。

  • 平准行用交钞库

    即“平准行用库”。

  • 周仁

    西汉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家徙阳陵。文帝时为太子舍人,积功迁至太中大夫。景帝初任郎中令。沉默寡言,以是得幸。所得赏赐甚多,然常让不敢受。诸侯群臣赂遗,亦无所受。武帝时病免。以二千石禄归老。子孙咸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