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县
东汉中平中置汉平县,三国吴改名吴平县。属豫章郡。治今江西樟树市西。隋开皇十三年(593)并入新喻县。
东汉中平中置汉平县,三国吴改名吴平县。属豫章郡。治今江西樟树市西。隋开皇十三年(593)并入新喻县。
?—1285蒙古扎刺儿氏。初为元世祖宿卫。中统三年(1262),从讨李璮还,奏籍私贩马于南宋者为兵,任千户,戍蔡州(今河南汝南)。以攻襄阳、樊城功,升总管。至元十一年(1274),授郢、复等处招讨使,
①(?—294)西晋乐陵厌次(今山东阳信东南)人,字林伯。出自寒素。仕三国魏,历尚书郎,官至御史中丞,迁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入晋封堂阳子。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坐论功虚伪免官。起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
清代某行商人为垄断商品价格或压制手工工匠要求增加工钱,而议定共同遵守之事项,采取一致之行动,谓之“齐行”。
唐龙朔二年(662)至咸亨元年(670)改秘书丞为兰台大夫。
官署名。清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三旗牛羊群牧处”,康熙十六年(1677)归并掌仪司,二十三年独立为司,雍正元年(1723)隶内务府。每年选派总管大臣一人管理本司,下设郎中二人及员外郎等员。掌管牛羊
官署名。即太常寺,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常寺,长官称奉常正卿。
收田租的约令。《汉书·沟洫志》:“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颜师古注:“租挈,收田租之约令也。”汉代内史所辖公田多有假民种稻者,故立有租挈,租额似较郡县田租为重。
①汉代诸侯王列侯春秋两季朝见皇帝的制度。春曰朝,秋曰请。文帝时,吴王濞曾诈病不朝请二十余年。外戚定期朝见皇帝和太后,也称朝请。景帝时,窦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为一种惩处。后代如晋等沿袭此制。亦泛
官名。明指六科掌印者。洪武六年(1373)铸六科给事中印,推各科给事中年长者掌之。二十四年定各科都给事中一人,掌本科印,故名。
官名。《周礼》地官下有舞师,《春官》又有乐师,掌教乐舞。北魏置方舞郎,又置方舞郎庶长,为诸方舞郎之长。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令》中,方舞郎位从六品中,方舞郎庶长位从五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