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吴县

吴县

秦置县于春秋吴国故都,故名。县治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区,惟隋代曾移治市西南横山下,唐还旧治。秦与西汉为会稽郡治,东汉永建以后、吴、晋、南朝为吴郡治,陈又为吴州治,隋、唐、五代、宋初为苏州(隋大业、唐天宝为吴郡)治,宋政和以后为平江府治,元为平江路治,明、清为苏州府治。两汉、三国吴时辖有今苏州、吴县、吴江、常熟等市地。西晋割出今常熟市地置海虞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分县境东北部置长洲县,与吴县同治苏州城内。五代时吴越又割出今吴江市地置吴江县。清雍正二年(1724)分长洲县南部置元和县,吴、长洲、元和三县同治苏州府郭下,吴县辖有今苏州市及吴县西南部分,东起鲇鱼口,北起马山、东渚、华山,西南包有太湖中洞庭东、西山及附近诸小岛。乾隆元年(1736)分出洞庭东西山置太湖厅治东山镇,光绪三十年(1904)又分太湖厅洞庭西山置靖湖厅,1912年并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和太湖、靖湖二厅为吴县一县。1949年划出城区建立苏州市。

猜你喜欢

  • 京兆行省

    见“陕西行省”。

  • 抚水州蛮

    宋对广南西路羁縻抚水州少数民族的称呼。其地在今广西宜山以北环江一带。天禧中改名安化,分上、中、下三州,有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四县。首领皆蒙姓,居民有区、廖、潘、吴四姓。居平地者种植水稻、捕鱼,山居者

  • 伏顺将军

    官名。十六国前燕置,委任归降的敌对政权统治者。

  • 任屿湖

    又名上妃湖、上陂湖、谢陂湖。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七里。相传始筑于东汉。唐宝历二年(826)县令金尧恭重修,溉田二百顷。

  • 张怀瓘

    唐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累官率府兵曹、鄂州司马、翰林院供奉。真、行、小篆、八分俱工。著有《书断》,闻名于世。另有《书估》、《六体书论》与《书议》。品评真、行、草、章四体各家等第,兼论各体之法,颇有卓识

  • 宋申锡

    ?—833唐人,字庆臣。少孤贫,进士出身。历校书郎、使府僚佐、监察御史、起居舍人。宝历二年(826),为礼部员外郎,充翰林待讲学士。文宗即位,任户部郎中、知制诰。太和二年(828),为中书舍人,复为翰

  • 右军巡使

    官名。五代梁开平三年(909)置,掌京都巡警之事。北宋于开封府、河南府、应天府置,与左军巡使分掌争斗及推鞫之事,正八品。

  • 暗纹

    古代陶器纹饰。盛行于战国。在陶坯半干时用圆钝的尖形器在表面上压划成各种纹饰,经过压划的地方密度较大且较平滑,器物烧成后,在适当光线射度下能显现出所压划的纹饰,但因压划较浅,在光线射度不适合时则不易看清

  • 供用官

    官名。清代乐部和声署之属官。乾隆七年(1742)设,三十人。其中本署八人,礼部笔帖式兼充二人,内务府赞礼郎兼充六人,笔帖式及司员兼充十二人,鸿胪寺鸣赞官兼充二人。分掌殿廷朝会乐律及舞仪之事。

  • 祖钱

    铸钱之铜胚。清铸钱先将铜凿成每枚约重二钱三分之铜胚,谓之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