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尚书省吏部头司。唐沿置,长官有吏部郎中二人,吏部员外郎二人,另有主事等。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及选补流外官等。宋初吏部司郎中、员外郎无职事。金元不设吏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尚书省吏部头司。唐沿置,长官有吏部郎中二人,吏部员外郎二人,另有主事等。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及选补流外官等。宋初吏部司郎中、员外郎无职事。金元不设吏部司。
即“龙城①”。
古邑名。西周时秦国祖先大骆、非子居此,本名犬丘。因东另有犬丘城,故称西犬丘。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周孝王时非子改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周厉王时西戎“灭犬丘大骆之族”,其地为西戎所占。秦庄公
《尚书》篇名。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战国后期儒者所作,或认为作于春秋。《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故亦称“洛书”。托武王与箕子对
明代税收之一。河泊所对麻、铁、铜、鱼线胶、生漆、桐油等商贩所征之税。旧制,征鲜本色实物,以为造船之用。如遇丁字库收贮过多,间改折色。嘉靖四十二年(1563),因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地远,全征折色,余
一称东陵。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北的丘陵地上。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为清朝关外三陵之一。始建于天聪三年(1629),基本建成于顺治八年(1651)。前临浑河,后倚天柱山,古木参天,风景优美。
648—705唐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进士出身。累转咸阳尉。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称“苏李”。长寿三年(694),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为相数年,多识台阁故事,老谋深算,但无所建树。常称
即“姚天福”。
商代方国。武乙、文丁时期卜辞有“辛亥卜,北方其出”(《甲骨续存》下第七百五十五片)。此即西周时邶之故地,在今河北易县涞水、涿州一带。或说此北方乃泛指商王朝北地的方国。
即“补服”。
官名。廷尉史之省称。《汉书·杜周传》:“始周为廷史。”颜师古注:“廷史,即廷尉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