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豹韬卫
官署名。即右威卫。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右威卫。
官署名。即右威卫。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右威卫。
?—约1898清湖南浏阳人,字敬甫。咸丰进士。授光禄大夫。光绪九年(1883)迁陕西按察使。次年迁甘肃布政使。十五年授湖北巡抚。二十年兼署湖广总督。曾多次谢绝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陈奏新政。二十四年因百
匈奴诸王。著名者有二:一为西汉宣帝时力劝呼韩邪单于附汉者;一为东汉初驻牧于今西拉木伦河西,受鲜卑首领偏何攻击者。
宋代勇敢、效用兵资级名。为八等级最低一等,以授有战功者。
或称包胥、王孙包胥、申麃、棼冒勃苏。春秋时楚国人。封于申。与伍子胥为友。子胥逃吴时对他说必亡楚,他对以“子能复(覆)之,我必能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阖闾及伍子胥等率吴军,攻占楚郢都。他至
四川成都市的别名。五代后蜀后主时,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芙蓉城,简称蓉城或蓉。见张唐英《蜀梼杌》卷下。
明代官吏任职时的一种回避制度。洪武十三年(1380)二月,定南北更调用人,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后仅限学官不得官本省,不限南北。
见“清文鉴”。
即“太子门下坊”。
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海龙垄。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师八路大集海龙囤,播州土官杨应龙自焚死,播州平,即此。
西汉武帝时置。治今四川盐边县东南。属越嶲郡。东汉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