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伦
吐蕃僧官。藏语音译。意为“僧相”。赞普墀松德赞(乞立赞,755—797年在位)时始设,位大论上。
吐蕃僧官。藏语音译。意为“僧相”。赞普墀松德赞(乞立赞,755—797年在位)时始设,位大论上。
1846—1927直隶丰润(今属河北)人,字千里。清同治进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山东布政使。后历任漕运总督、山西巡抚、河南巡抚等职。三十三年升任两广总督。宣统元年(1909)改两江总督。武昌起
地区名。明、清对今广东云雾山西北、云开大山东南,西起大人山、东至西江一带地区的泛称。因罗旁山得名。山区多瑶、僮村寨,明万历五年(1577)右副都御史凌云翼在此破瑶寨五百余所,置罗定州(今市),领东安(
书名。清李之芳撰、子李钟麟编次。凡十卷。另附《李文襄公奏议》二卷、《李文襄公别录》六卷、《年谱》一篇。《李文襄公奏疏》是康熙十二年(1673)至二十二年作者总督浙江等地军务时的奏疏;《李文襄公奏议》是
1733—1813清浙江海宁人,字槎客,一字葵里,自号兔床山人。诸生。笃嗜典籍,校勘精审,藏书逾五万卷,筑藏书楼名“拜经楼”。尤喜搜罗宋元刻本如陶渊明、谢元晖诸集,皆取之而重刻,学者珍为秘宝。兼好金石
971—1031即耶律隆绪。契丹名文殊奴。辽代皇帝。公元982—1031年在位。辽景宗长子。乾亨四年(982)九月景宗病死,继皇帝位,年十二。年号统和。承天太后执政。统和元年(983),改国号为大契丹
?—401十六国时临松(治今甘肃肃南东南)人。卢水胡。北凉主沮渠蒙逊从兄。初任后凉吕光晋昌太守。蒙逊起兵反光,乃应之,进围建康(今甘肃高台西南)。推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业任为辅国将军,委以军
见“善名”。
春秋晋地。《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秦伯伐晋,“战于韩原”,“秦获晋侯以归”,即此。一说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一说在今陕西韩城市南;一说在今山西芮城县北。
官名。秦、西汉初置,掌宗庙礼仪,有丞。列位九卿,秩中二千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太常。一说入汉即改太常,惠帝时复名奉常。东汉末至南北朝诸霸府所建王国或置,称帝后即改太常。后世或用作太常寺别称。
东汉安帝年号(122—125)。凡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