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举
即“制科”。
即“制科”。
一种简单易行可提高座果率的果树栽培方法。出现于南北朝时。《齐民要术·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注“不椎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原理是,用斧背疏落地敲击树干,破坏韧皮部
中国佛教学派。以翻译、宣释《成实论》为宗旨,故名。其学者称为“成实师”。后秦弘始十三年(411),鸠摩罗什始译此论,且作宣讲,宣传“人、法二空”。其门下僧导、僧嵩采承师说,编撰章疏,自东晋末至唐初二百
1759—约1820清云南太和(今大理)人,字献如,号雪湖,又号点苍山人。回族。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嘉庆元年(1796)任安徽怀远知县。旋在怀宁、建德、合肥、霍邱、六安任职,颇有政声。撰《点
书名。清官修。三百卷,又首卷之一至之三为世宗序、高宗序、修纂凡例、目录、进实录表及修纂官。起自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止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为圣祖玄烨一朝编年体史料长编。雍正元年(1
见“柳中”。
1450—1524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济之。成化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以周文王不敢盘于游田,喻阻孝宗嬉游,反复规劝。正德元年(1506)官至吏部左侍郎,入阁预机务。四年以刘
殷墟甲骨文作匚乙。商先公。上甲微之子,汤之五世祖。报乙是庙号。
即“侯小叔”。
歌舞戏名。或作踏谣娘、踏谣娘舞,误作谈容娘。相传北齐(一说隋末)有姓苏者,嗜饮酗酒,每醉则殴其妻。时人为戏嘲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以其
见“兵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