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寺伯
官名。隋内侍省置二员。唐因之,一说增为六人,正七品下。掌纠察宫内不法之事。每年大傩(腊月驱疫鬼仪式)时则检查出入人员。
官名。隋内侍省置二员。唐因之,一说增为六人,正七品下。掌纠察宫内不法之事。每年大傩(腊月驱疫鬼仪式)时则检查出入人员。
《易传》篇名。十翼之一。内容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以象事物,含有分析事物性质之意。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刚健等性质看成阳性势力(乾、天、君、父、夫等)的体现,把静止、安定和柔顺等性质看成
关隘名。位于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青盛附近。是进入八寨地区的隘口,地势险要。路旁石上镌刻有“灭瑶关”三字,故名。由于字旁的小字漫漶,无法知其原委,传说是明嘉靖时王守仁用兵八寨时所刻。
1840—1867清广西人,一作广东惠州(今惠阳)人。十一岁参加太平军,后隶李世贤部。咸丰十年(1860)封进天义,授讨逆主将,随李世贤入浙,克余姚、奉化等地。十月与黄呈忠攻克宁波。同治元年(1862
明代蒙古福余卫首领。永乐二年(1404)入贡,明授以都指挥佥事之职,掌福余卫事。洪熙元年(1425)失其印,经奏请明廷更给新印。宣德七年(1432)明以其恭事已久,加赐织金彩币。
1793—1853清江苏无锡人,字钟泉、松友。道光进士。初任知县。道光八年(1828)后,历官卫辉、开封知府。累迁至顺天府尹。咸丰元年(1851)擢广西巡抚,助赛尚阿镇压太平军。次年太平军攻桂林,他留
书名。清汪有典撰。三十二卷。汇辑有明一代忠烈事迹,起于方孝孺,终于明季死难诸臣,后附国变难臣钞。于明季弘光以来忠义之士抗清事迹,所记尤为详核。始作于雍正元年(1723),成书于乾隆初年。
1627—1687清睢州(今河南睢县)人,字孔伯,号荆岘,又号潜庵,谥文正。顺治进士。官至礼部、工部尚书。曾从孙奇逢问学,并助其撰《理学宗传》。学宗陆九渊、王守仁,认为“阳明先生‘致良知’为圣学真脉”
即“女馆”。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六日(1896.4.28)在福州创刊。每星期二、五出版,八开,单面印刷。爱国华侨黄乃裳独资经营。期以报纸为“进言之路”,鼓吹变法自强。每日只刊一文,印行数百份,售价十七文。
《书·周书》篇名。周武王伐纣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战前誓师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