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内制

内制

①唐宋时皇帝自宫中直接发出的诏令。亦称内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翰林学士及学士院,掌草拟重要诏书,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由皇帝许可后直接颁布,百官听于宣政殿。日常诏书仍由中书舍人撰拟。翰林学士所拟诏令为内制,中书舍人所拟为外制,合称两制。宋沿之。②撰拟内制官员的别称。唐宋用以称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者。宋赵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诰、诏令、赦文之类。”

猜你喜欢

  • 典炮

    官名。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见“军中典官”。

  • 元定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撰修。始修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完成于大德七年(1303)。已佚。

  • 全茗州

    广西土州。旧名连冈,为西原地,宋置,隶邕州。元隶太平路。明洪武初,土官李添庆归附,授世袭知州,设流官吏目佐之。隶太平府。治所即今广西大新县西北全茗。民国初废。所辖居民主要有僮(壮)族。

  • 讹迹邗

    地名。今吉尔吉斯斯坦乌支根。元代属察合台汗国。

  • 刘继元

    即“北汉英武帝”。

  • 禹州

    本钧州,明万历三年(1575)避神宗名讳,改今名。治今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禹州市、新密市地。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此州,杀明宗室徽王,改名均平府。清复名禹州,不辖县。明清属开封府。1913年改为禹

  • 栾巴

    ?—168东汉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人,一说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字叔元。顺帝时给事掖庭,补黄门令,不与诸常侍交接。后历任桂阳、豫章太守,在郡为百姓制定婚丧嫁娶之礼,兴立学校。征拜尚书,因谏止营建

  • 水饷

    明代税课之一。即饷税中根据商船之广狭所征之税,其税出自船主。万历三年(1575)《东西洋船水饷等第规则》定:西洋船,面宽一丈六尺,每尺抽征银五两,船面每增一尺,加银五钱,至二丈六尺以上者,每尺可抽银十

  • 奉宸苑

    官署名。清代内务府三院之一,掌管皇家各苑囿事务的机构。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立。雍正六年(1728)始定官制。置兼管事务内大臣、卿、郎中、员外郎、主事、苑丞等职官,掌景山、瀛台、玉泉山、南苑、圆明

  • 时力

    战国时韩国少府所造的强弩。《史记·苏秦列传》:“谿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裴骃集解:“谓作之得时,力倍于常,故名时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