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八卫
明代设置在嘉峪关以西的八个卫所,即哈密卫、赤斤蒙古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罕东左卫、沙州卫。因沙州卫与罕东左卫相继设于同一地区,故又称关西七卫。其分布地区,西与吐鲁番接,东至嘉峪关,北起巴里坤、马鬃山,西南至今且末、若羌,南至青藏交界之昆仑山。各卫统治者多为蒙古族,所属部落的民族成份复杂,有蒙古、撒里维吾尔、维吾尔、藏族等。明政府以哈密、安定两卫首领为王,其余皆授都督、指挥等职,并给以金牌,准其每岁以马易茶。除哈密外,其余各卫以游牧为主。正统以后,各卫逐渐废弃。
明代设置在嘉峪关以西的八个卫所,即哈密卫、赤斤蒙古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罕东左卫、沙州卫。因沙州卫与罕东左卫相继设于同一地区,故又称关西七卫。其分布地区,西与吐鲁番接,东至嘉峪关,北起巴里坤、马鬃山,西南至今且末、若羌,南至青藏交界之昆仑山。各卫统治者多为蒙古族,所属部落的民族成份复杂,有蒙古、撒里维吾尔、维吾尔、藏族等。明政府以哈密、安定两卫首领为王,其余皆授都督、指挥等职,并给以金牌,准其每岁以马易茶。除哈密外,其余各卫以游牧为主。正统以后,各卫逐渐废弃。
碑名。全称《唐神策军散府将游骑将军守武卫大将军兼试太常卿上柱国米继芬墓志铭》。建于永贞元年(805)。志称继芬先祖居西域米国(治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南),代为君长,祖父曾任本国长史,父名突骑施,历
官署名。辽北面官。耶律阿保机叔父释鲁的后代称皇族仲父房,为四帐皇族之一。专设常衮司,以掌族帐之事。
?—502南朝齐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东昏侯时,与茹法珍并为制局监。直阁骁骑将军徐世檦被杀后,又为外监。口称诏敕,同专朝政,为御刀中“八要”首要人物。并封县男。东昏侯呼其为阿兄。后被雍州刺史萧衍所杀。
①三国魏改右扶风置。属雍州。治槐里县(今兴平市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陇县、永寿县以南,礼泉县、户县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郿县(今眉县东),改为扶风国。辖境缩小。十六国复为郡。北魏初移治好峙县(今
见“都赖水”。
古部落名。唐对居住在今堪察加半岛部族的专称。《新唐书·东夷传》:“流鬼去京师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其北莫知所穷。”贞观十四年(640)其王遣子三译而来朝于唐,授骑都尉,遣回。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
官名。北魏道武帝天兴四年(401)置,时复建尚书三十六曹,每曹置译令史一人,掌鲜卑语及汉语之翻译。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改制后废。
1868—1915清末江苏无锡人,名懋昭。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设上海信成商业储蓄银行。次年被选为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议董。宣统元年(1909)任上海商务总会议董,旋加入同盟会,并先后资助于右任办
书名。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目录》、《考异》各三十卷。光尝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意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初成《通志》八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为英宗所赞赏。治平三年(1066)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