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七卫
见“关西八卫”。
见“关西八卫”。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置。治玉沙县(今仙桃市西南沔城)。属河南江北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天门、洪湖等市地。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沔阳州。
官名。诸侯之禁卫武臣。周代置。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复五等爵,其下设旅贲若干。唐代隶司御率府之卫士称旅贲。
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北县北三芝乡驻地。因滨海有港湾可通商,亚于基隆,遂有此称。
官署名。清末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理藩院改设。以期实力经营各蒙旗、回部、西宁、西藏及附近土司诸地,御外侮而实边疆。原设机构依旧。除原有职掌外,凡移民、开垦、练兵、兴学等有关
书名。清允禄、弘昼等编辑。一百五十九卷。按年月编定世宗经内阁发出的谕旨,每月一卷,反映雍正朝史事。始成于雍正九年(1731),续成于乾隆六年(1741)。有内府印本。
见“虚宿①”。
?—360十六国时人。鲜卑族。晋咸康四年(338),后赵石虎率兵十万攻前燕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燕主慕容皝欲出亡,时任帐下将,谏止之。率敢死队出击,战十余日,赵兵引退。慕容儁时任为领军将军。慕容暐继
书名。清卫杰撰。光绪二十一年(1895)成书。全书一卷,分桑器图、蚕器图和纺织器图三类。较全面地记载了从采桑、养蚕到缫丝各阶段的工艺和生产工具,并对南北技术的差异作了对比和论述,对推广蚕桑生产、提高纺
战国初人。魏桓子家臣。晋出公二十年(前455),知伯恃强向魏桓子索地,桓子不予。他说桓子:“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劝予之地以使知伯骄横。事见《战国策·魏策一》。
见“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