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即云南陆军讲武堂。清宣统元年(1909)在昆明开办。培训新军和巡防营等带兵官。李根源任监督,次年擢总办。顾品珍、刘祖武和罗佩金、唐继尧等为专任或兼任教官。有甲、乙、丙三班,分步、骑、炮、工四科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北主客曹长官通称,亦称郎中,六品。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东晋省。北魏复置,或说属吏部尚书。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
北宋乾德二年(964)分谷城县遵教、翔鸾、汉均三乡置,以年号为名。治今湖北老河口市光化西北。为光化军治。熙宁五年(1072)改为光化县。元祐初复置。元初复改为光化县。
周代公卿大夫采邑及王族子弟食邑。《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郑玄注:“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
①一译佛郎西。明末清初对占据澳门之葡萄牙人的称呼,系阿拉伯文al-Frandj的译音,意为欧洲人或基督教徒。最早来华的欧洲人是侨居澳门之葡萄牙人,故明末即被称为佛郎机(见《明史·外国列传》),清初官方
书名。明钱古训、李思聪撰。一卷。古训,号坚斋,浙江余姚人;思聪,湖广桂阳(今属湖南)人。二人同为明洪武时进士,官行人司行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云南麓川(今陇川)土司思伦发以兵侵缅,缅甸遣使诉于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置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纳里速古鲁孙是藏文Mna-risbskorgsum的音译,意为纳里三围。辖境相当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克什米尔东部地区。
官署名。南朝宋改散骑省置,为门下三省之一。有时仍习称散骑省。南朝齐、梁、陈沿置。掌侍从左右,谏诤献纳,纠劾百官,主掌图书文翰,集录诏令等文,撰述文章,收纳转呈诸奏闻文书,有异议得随时为驳。因拟诏出令之
汉朝颁发给羌人首领的印章。1959年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和县干什格提古城。铜质。汉代对归附羌人部落往往授赐官职爵位,颁发印绶,有金质、银质、铜质等。
①(?—531)北魏宗室。字显顺。太武帝拓跋焘四世孙。宣武帝时袭封城阳王,任河内太守,有称誉。孝明帝时迁并州刺史,开仓赈救灾民,生活清俭。还都后历任度支尚书、吏部尚书、尚书令。后阿附胡太后,识者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