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纲司
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设于各府,掌钤束一府之僧人。设都纲、副都纲为正、副长官。清沿明制未改。
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设于各府,掌钤束一府之僧人。设都纲、副都纲为正、副长官。清沿明制未改。
法律用语。即法廷成例。在审理、判案时作为比照、参考,具有法律效力。《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实官户扇不致,禾稼能出,廷行事貲一甲。”《汉书·翟方进传》:“时庆有章劾,自道:‘行事以赎论’。”王念
即“咄陆可汗”。
?—1491明江西泰和人,字时升。宣德进士。任刑部员外郎。正统十三年(1448)擢广西右参政。天顺初改河南道御史、山东右布政使。成化中官至刑部左侍郎,巡抚浙江,罢不称职官吏百余人,吏风肃然。还朝,乞病
亦称蕃字或蕃文,元代称河西字。即后世所称的西夏文。
1830—1864清安徽桐城人,字方忠。早年参加太平军,曾助叶芸来守安庆。咸丰十一年(1861)叛降曾国荃,任游击。参与攻陷安庆、铜陵、无为等城,升参将。同治元年(1862)春,奉曾国藩之命率开字营随
隋大业九年(613)置。治今陕西榆林市西。属朔方郡。唐属夏州。后废。
地方武装首领或部落酋长。一作渠率。渠通巨,亦通帅,即大帅、魁首、酋豪之意。东汉张角置三十六方,各立渠帅。三国蜀马良入武陵,五溪蛮夷渠帅皆受其印号。吴甘宁少时招合少年,自为渠帅。《晋书》载晋将击杀鲜卑、
唐东都洛阳的粮仓。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洛阳大城内皇城外的东北方。原为含嘉城,筑于隋大业年间。唐初置为东都洛阳城的粮仓。唐代前期因三门峡险阻,东方漕粮多储藏于此。天宝八载(749)储粮达五百八十余万石,
关于地的性质、规律。《易·谦·彖》:“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则流谦。”按:谦卦䷎下艮上坤,艮为山,坤为地。意谓地之位置卑下而地气上行,与天气相交,
清代修书馆名。康熙二十三年(1684)始开馆,纂成《大清会典》二百五十卷。后于雍正二年(1724)、乾隆十三年(1748)、嘉庆六年(1801)、光绪十二年(1886)四次开馆续修。设总裁、副总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