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仪同大将军

仪同大将军

官名。北周建德四年(575)改仪同三司置。主要授予有军勋的功臣及北齐降官,无具体职掌,九命。初加使持节、大都督、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大象元年(579)罢其制,惟总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节。下设长史、司马、司录、中郎、掾、属、参军等府僚。隋开皇元年(581)罢。

猜你喜欢

  • 内命妇

    命妇之一种。(1)周朝王室宗亲子姓世妇。《礼记·丧大记》:“内命妇姑姊妹子姓,立于西方。外命妇率外宗,哭于堂上北面。”郑玄注:“世妇为内命妇,卿大夫之妻为外命妇。”孔颖达疏:“内命妇则子妇也。”(2)

  • 昌言

    书名。全名《仲长子昌言》。东汉仲长统撰。《后汉书·仲长统传》:统“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李贤注:“昌,当也。”昌言,即当言,当讲之言。反对天命鬼

  • ①又称相安。夏王。仲康之子。仲康死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得同姓诸侯斟灌、斟之助。曾征伐淮夷、畎夷、风夷、黄夷(《古本竹书纪年》)。寒浞命其子浇杀斟灌、又伐斟,

  • 上士

    ①爵名。周代官制士一级爵位的最高一等。②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依《周礼》建六官,天官、地官等六府皆置此职,北周沿置。依职掌不同,称小宗师上士、司勋上士等。正三命。③宋代士名。宋徽宗政和八年(1

  • 旅贲氏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随王出行守卫。

  • 十七孔桥

    位于北京颐和园东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桥长150米,宽8米,为十七孔厚墩连拱石桥。桥面微隆起,形如初月,桥栏柱上雕镂五百四十余形态各异小石狮,桥头异兽,形象威猛,雕饰精美。拱跨4.2~8.5米,拱券厚

  • 凤朝文

    ?—1528明云南武定土舍。彝族。武定府土知府凤昭叔。嘉靖七年(1528)三月,与寻甸土官安铨联结,反对改土归流,攻禄劝,陷武定、姚安、楚雄、扬林、嵩明等处,进围省城昆明,滇中大震。六月,明遣提督尚书

  • 辰州

    隋开皇九年(589)改武州置。以境内辰溪得名。治龙檦县(今湖南洪江市西北黔城镇)。大业三年(607)改沅陵郡,移治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县以南的沅江流域。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沅陵郡为辰州。贞观

  • 詹事司直

    官名。唐代太子詹事府属官,置二员,正七品上,掌纠劾官僚及率府之兵;太子监国,一人与司仪郎、舍人分日受理启状。

  • 竹叶亭杂记

    书名。清姚元之撰。八卷。作者嘉、道间先后任职翰林院、南书房、内阁、都察院及礼、兵各部,居官既久,熟悉掌故,遂成此书。卷一、二记清朝掌故、礼仪制度;卷三记各地风土人情;卷四记石刻印章、古籍文物;卷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