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统掌各乡事务,下设小乡伯下大夫、小乡伯上士、小乡伯中士等佐其职,领诸乡大夫下大夫、州长上士等官属。北周建德二年(573)省,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统掌各乡事务,下设小乡伯下大夫、小乡伯上士、小乡伯中士等佐其职,领诸乡大夫下大夫、州长上士等官属。北周建德二年(573)省,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亦称堪舆,又称青囊、青鸟、相宅、地理等。一种术数。“风水”始见于托名为晋郭璞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古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为《葬书》注云
?—1896又作固帑干扎拉参、察罕格根。清甘肃洮州(今卓尼)喇嘛。藏族。同治四年(1865)率喇嘛兵助清军镇压新疆塔城回民起义,赏呼图克图名号。八年复在科布多(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率厄鲁特、索伦兵镇压
1764—1848英国人。外交官、作家。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随英使马戛尔尼来华,任使团参赞。著有《中国之行》(1804)、《马戛尔尼生平片断及其未刊文稿选》等。
1848—1889清安徽怀宁(今安庆)人,名久昌。幼时曾习京剧武生,后从张二奎学老生,能传师门衣钵。先隶春台班,后经程长庚邀入三庆班,程逝后继为班主。同治六年(1867)曾至沪,加入金桂轩班,后自设鹤
汪古部长。名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为金朝驻守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北边壕。乃蛮太阳汗约合兵攻成吉思汗,他以其谋告成吉思汗,并助成吉思汗灭乃蛮。蒙古建国后,受命管领汪古部五千户,娶成吉思汗
傈,傈僳语意为人或族。有栗些、力些、栗粟、傈苏等同音异写。藏族称之为笮巴。罗罗(彝族)别种。源于汉代的昆明和唐代的乌蛮。原分布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广大地区。元代归丽江路军民总管府管辖;明代受丽江土知府
明代盐场之一。包括灵州盐课司所辖大小二盐池及漳县、西和县(今皆属甘肃)盐井。洪武时,岁办灶课三百五十一万四千五百余斤。万历时,岁办一千二百五十三万七千六百余斤。其盐行于陕西巩昌(今甘肃陇西)、临洮(今
?—57东汉初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字元伯。新莽末年,投奔更始。后归附刘秀,封亢父侯,拜诛虏将军,讨平李宪。建武十一年(35)守南郡太守。后更封竟陵侯。十六年,以度田不实,免为庶人。次年,随马援镇压
阶官名。金元教坊阶官。金二十五阶之第二十四阶,秩从九品上。元十五阶第十四阶,从八品。
1181—1259一名李益立山。唐兀昔里氏。西夏沙州钤部(官号)。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率部降蒙古,从蒙古军克沙州、肃州。太宗七年(1235),随拔都西征,攻拔阿速灭怯思城,以功授千户,升断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