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东王杨秀清答复英人三十一条并质问英人五十条诰谕

东王杨秀清答复英人三十一条并质问英人五十条诰谕

太平天国文书。杨秀清撰。清咸丰四年(1854)英使包令用“拉特勒”号舰长麦勒西(Mellersh)的名义致函东王杨秀清,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答复。太平天国四年五月二十三日(1854.6.28)杨秀清答复英人三十个问题(题目误作三十一条),内容涉及太平天国宗教、历法、考试、纪律、外交、军事、土地制度等,并向英国询问有关五十个主要是基督教方面的问题。原件现存伦敦英国档案馆。今收入《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猜你喜欢

  • 经济特科

    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清末为选拔“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者”而特设。光绪二十四年(1898)贵州学政严修请设,旋罢。二十七年由慈禧太后下诏举行,命各部、院长官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二十九年由政务处议定考

  • 南京留守

    官署名。(1)辽代置,为南京道(治今北京市)军政长官,权任极重。(2)北宋置,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南)留监司长官,以知应天府兼任。掌宫钥及京城守卫、弹压、修葺之事,畿内钱谷、兵民之事皆总之。

  • 乡老

    ①《周礼》官名。二乡设一人,监督乡大夫行政,为顾问,无常职。又作三公之别称。《周礼·地官·序官》:“乡老,二乡则公一人。”郑玄注:“老,尊称也。王置六乡,则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

  • 户调

    中国古代按户征收的一种赋税。东汉末始有征收,初为政府临时征调的各种物品。建安九年(204),曹操将其固定化,在每亩征田租粟四升外,又按户征收绢二匹、绵二斤,名户调,为曹魏租、调制之始基。晋户调式规定:

  • 司属司

    官署名。金代置,属大宗正府。原名宗室将军司,明昌二年(1191)改是称。管领宗室将军及其所占人口、奴婢事务。设令、丞领司事,秩正七品、正八品。中都、上京、扎里瓜、合古西南、梅坚寨、蒲与、临潢、泰州、金

  • 李载义

    788—837唐人,字方谷。自称宗室后裔。少有勇力,为幽州亲军,以功迁衙前都知兵马使。宝历中,杀其帅朱延嗣,敬宗授卢龙军节度使。太和三年(829),讨李同捷有功。四年,奚人犯边,以兵击之,虏其名王。后

  • 顿首

    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方法基本上与*稽首相同,唯稽首时,头触地时间长,而顿首时头触地时间短,头刚触地即抬起。是社会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的常礼。见《周礼·春官·大祝》郑玄注及贾公彦疏。

  • 五洲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巴河口与浠水口之间的长江中。江中五洲相接,故名(《水经·江水注》)。《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武陵王骏统诸军讨西阳蛮,军于五洲”,即此。

  • 晋恭王

    即“朱”。

  • ①要塞;出入要道。如玉门关、虎牢关、雁门关、山海关等。《吕氏春秋·仲夏》:“门闾无闭,关市无索。”高诱注:“关,要塞也;市人聚也;无索,不征税。”②先秦至清,历代稽查或征税据点。或专事稽查,或专门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