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藏大臣右参赞
见“驻藏大臣左参赞”。
见“驻藏大臣左参赞”。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置,以参知政事孟庾兼任,又称总制使。其官署为总制司,或称总制使司。以户部尚书章谊兼措置财用。后孟庾除知枢密院事,仍兼领。孟庾罢,沈与求继任。六年,沈与求罢,遂不复任命
官名。永安是东汉时皇宫北宫东北另一小宫之名,有园观,在钩盾令之下设永安丞以掌管之。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疾医中士八人,掌治疗内科疾病。北周天官府太医下大夫的属官医正上士,正三命;医正中士,正二命,医正下士,正一命。职掌相当于《周礼》中的疾医。所属有医生三百人。
官名。清朝在衍圣公府中设随朝伴官,初一人,乾隆十五年定为六人,正七品,掌陪同衍圣公入朝,为之料理一切事务。衍圣公,元朝封孔子的后代为衍圣公,赐三品印。明改为二品,赐银印。清代改为正一品。见《明史·职官
年俸七百石粮谷的行政长官统称。战国秦置。《商君书·境内》: “七百之令,短兵七十人。”一般指县令、长。
官名。古代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周礼》秋官之属有貉隶一百二十人,掌管征貉(东北夷人之一族)所获俘虏以为奴者,以供“服不氏”役使养兽。北周依《周礼》之制,置掌狄隶中士,正二命;掌狄隶下士,正一命。掌管俘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昭公十二年》:“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散阶称号。清朝武职正二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八旗者正、从二品封资政大夫,属绿营者正二品封骠骑将军,后各有变化。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统一于此,只封武职正二品,遂成定制。官名。清代官制,武阶正二品授
官署名。即京朝官差遣院。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置,掌少卿监以下京朝官考课、注拟差遣之事。淳化四年(993)罢,以其事归审官院。官署名。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京朝官差遣院,简称差遣院,
伎术宫名。《汉书·匡衡传》颜师古注:“祲谓阴阳气相浸渐以成灾祥也。”隋秘书省太史曹置视祲博士,掌观察特殊天文现象,以占吉凶;并以其伎术传授视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