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哲库
满语官名。①清朝通政使司知事和都察院都事满语均作额者库。通政使司知事,满、汉各一人,秩正七品,与经历分掌出纳文移,并帅役在登闻鼓厅巡察。都察院都事,满、汉各一人,秩正六品,负责承办缮本及满官册籍。乾隆六年(1741)以后专管礼、兵、工各部关涉事件。②清入关前六部所设之职官。入关后改为主事,其满文名为额哲库哈番。
官名。清太宗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于六部各设额哲库,地位在正副理事官与启心郎之下。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为主事。
满语官名。①清朝通政使司知事和都察院都事满语均作额者库。通政使司知事,满、汉各一人,秩正七品,与经历分掌出纳文移,并帅役在登闻鼓厅巡察。都察院都事,满、汉各一人,秩正六品,负责承办缮本及满官册籍。乾隆六年(1741)以后专管礼、兵、工各部关涉事件。②清入关前六部所设之职官。入关后改为主事,其满文名为额哲库哈番。
官名。清太宗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于六部各设额哲库,地位在正副理事官与启心郎之下。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为主事。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 “初,(道武) 帝欲法古纯质,每于制定官号,多不依周汉旧名,或取诸身,或取诸物,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
官名。北齐王国有厩牧长一人,隋于诸王国置厩牧长及丞,唐沿置于亲王府,长正九品下,丞从九品下,员额各二人,掌畜牧牛马之事。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南面有征伐之事,则设统军司以领兵马。
官名。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改同判太常礼院置,为太常礼院副长官。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罢。
官名。三国吴置。《三国志·陆凯传》:“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陆顗传》:“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织彩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统领南京道诸路兵马。
官名。北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置,掌大理寺狱。五年新官制行,改为大理卿。
将军名号,西汉置。《汉书·匈奴传》:“宁侯魏遬为北地将军。”北地为郡名。将军名,西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北地郡名。《汉书·匈奴传》:“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
即“江苏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