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閤门

閤门

官署名。宋朝始置,有东上閤门、西上閤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宣赞舍人十人、祗候十二人,掌朝会宴幸、供奉赞相礼仪之事; 文武官员自宰相,宗室自亲王以下及外国使节与少数族首领朝见、谢辞,按品秩引导叙班,赞其拜舞并纠其失仪。庆礼奉表,东上閤门掌管; 慰礼进名,西上閤门掌管。神宗元丰七年 (1084) 以客省、四方馆使副领本职外。官最高者一人兼领閤门事; 哲宗元祐元年 (1086) 客省、四方馆、閤门并以横行通领职事; 徽宗崇宁四年(1105)依元丰法隶门下省,大观元年 (1107) 依殿中省例不隶台察; 南宋高宗建炎 (1127—1130) 初元并东上閤门、西上閤门为一,其引进司、四方馆并归閤门,客省依旧法,非横行不许知閤门; 绍兴五年 (1135) 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閤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官未至者即称同知閤门事同兼客省、四方馆事,宣赞舍人与閤门祗候并为閤职; 孝宗乾道六年 (1170) 又置閤门舍人十人,以待武举之人入官者,掌诸殿觉察失仪兼侍立。辽朝分为东、西上閤门司,各置使、副使,隶门下省。金章宗明昌五年 (1194) 置,隶宣徽院,其官以次排转除授,东上閤门使二人、副使四人、佥事一人,掌签判閤门事; 西上閤门使二人、副使一人、佥事一人,掌赞导殿庭礼仪; 閤门祗候二十五人,閤门通事舍人二人,掌通班赞唱、承奏劳问之事; 承奉班都知,掌总率本班承奉之事; 内承奉班押班,掌总率本班承奉之事;御院通进四人,掌诸进献礼物及荐享编次位序。

猜你喜欢

  • 太子厩长丞

    官名。汉置太子厩长及丞,为太子属官,属太子詹事。东汉属太子少傅,秩四百石,主车马。

  • 京试

    太平天国科举制度中的中央级考试。癸好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实行科举考试,分为县试、省试、京试三种和文武两科。京试每年举行四次,分别在天王与东、北、翼三王的生日举行,称为天试、东试、北试与翼试。

  • 法官

    官名。①战国秦置,为执掌法律条文官吏。《商君书·定分》: “遇民不修法,则问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后用以称法司之官。②明朝道

  • 战车与步卒组合的基本单位。商代时车战逐渐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其时战车与步兵分别编组,战车以辆计,步兵以行组成。周初仍沿商代体制,战车与步兵分编,后来逐渐演变为战车与步卒合同编组。以战车为主体,每车配备

  • 考功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考功员外郎,为考功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员,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考功员外郎”,见该条。

  • 五威右帅

    官名,属五威将,掌佐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五威前帅》条。

  • 沙苑监

    ①官署名。唐朝太仆寺置于冯翊县南十二里(今陕西大荔南),长官为监,有副监、丞各一员,另有主簿、录事等员; 掌储存、牧养陇右群牧牛羊,以供宴享、祭祀及尚食局取用,每岁与典牧署分月供给;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 典乐郎

    阶官名。金朝教坊阶官。二十五阶之第十八阶,秩正八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起,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八品上,称典乐郎。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 右户曹郎中

    官名。北齐度支尚书所属有右户曹,“掌天下公私田宅租调等事”,以郎中一人为主官。见《隋书·百官志中》。

  • 甲吏

    官名。掌制皮革。见《礼记·祭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