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周朝王畿内行政区划名。五百家为一鄙。《周礼·地官·遂人》: “五鄙为鄙。”② 周朝王族子弟和公卿大夫的食邑、采邑。《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郑玄注: “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


政区名。指小邑。西周时为大夫的采邑。春秋时有县鄙,为乡聚之称。《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谓“县鄙之人入从其政”,县鄙即指此种乡聚之地。《齐侯钟铭》记灵公赐叔夷“其县三百”,此处所谓县应是县鄙之县,故多至三百。

猜你喜欢

  • 左右旅贲倅长下士

    官名。见“左右旅贲率上士”。

  • 豆仓中士、下士

    官名。北周地官府司仓中大夫所属有豆仓中士,正二命;豆仓下士,正一命。掌豆的收藏。《周礼》无此官。

  • 集贤院学士

    官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置,以授宰相与其他侍从官,使掌修书之事。代宗大历(766—779)中,改为集贤殿学士。五代,与集贤殿学士并置。宋初置集贤院为三馆之一,遂定置集贤院学士。其后,多不领本职

  • 杓窊司

    官署名。辽朝置,掌收管杓窊印。

  • 中秘书监

    官名。北魏置,为中秘书长官。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一《穆亮墓志》:“(亮)祖寿,侍中,征东大将军,领中秘书监,宜都文宣王。”

  • 南镇国寺怯怜口事产提举司

    见“福元营缮司”。

  • 神乐观右知观

    官名。参见“神乐观左知观”。

  • 省尚书事

    参与审核评议军国政务的一种名义。三国吴置,地位略低于“录尚书事”、“平尚书事”,亦宰相之任。《三国志·是仪传》: “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西晋惠帝时曾令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

  • 太常主簿

    辽官名。太常寺官员。掌文书簿册之类。

  • 散骑谏大夫

    官名,汉置,骑从掌谏。《汉书·张汤(之孙延寿)传》:“子勃嗣,为散骑谏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