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盐院

都盐院

官署名。北宋置。掌收纳解州(治今山西运城西南)池盐,供给京师及京东诸州廪禄并出卖。设监官二人,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任。下设典五人,主秤八人。

猜你喜欢

  • 显文阁

    南宋阁名。度宗咸淳元年(1265)置,以藏理宗御制。设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贴职。宋阁名。咸淳元年 (公元1265年)置,收藏理宗御制文集。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

  • 探花

    科举取录进士名目。唐朝新及第进士于赐宴之日,先选同榜中年最少者二人去琼林折花,迎接状元,并吟诗,称探花郎。此制后废。南宋用以称贡举文、武科殿试第三名。明、清沿宋制,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清朝武科授

  • 赞礼

    官名。为赞礼郎的简称。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先声》:“老夫原是南京太常寺一个赞礼,爵位不尊,姓名可隐。”详“赞礼郎”条。

  • 昭训

    官名。唐朝太子内官,置十六员,正七品,位良娣、良媛、承徽下,奉仪上。内命妇名。(1)皇帝之妾。北齐置,与光猷、隆徽同为上嫔,比三卿。(2)太子之妾。唐置,员额十六人,秩正七品,在承徽下奉仪上。

  • 官宰

    官名。春秋时期卿大夫家臣之长。《国语·晋语曰》: “官宰食加。”

  • 武显将军

    散阶称号。清朝武职正二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八旗者正、从二品封资政大夫,属绿营者正二品封骠骑将军,后各有变化。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统一于此,只封武职正二品,遂成定制。官名。清代官制,武阶正二品授

  • 典仪副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典仪所分置,各一人,从九品,佐典仪正掌陈仪式。嘉靖四十四年 (1565)革。

  • 资政院副总裁

    官名。清末资政院副长官。宣统二年(1910)置。初为二人,三年改为一人,由三品以上大员内特简。掌佐理全院事务,会议时为副议长。总裁有事故时,代理其职权。官名。清末置,为资政院的副长官。见“资政院”。

  • 司元大夫

    官名。即户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户部郎中。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22年)改户部郎中为司元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

  • 来化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七班,拟厉锋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 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