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君子

都君子

春秋时楚国从都邑征召的亲军武士称号。《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左司司沈尹戍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杨伯峻注:“‘都君子’为亲军之称号征发自都邑者。”

猜你喜欢

  • 郡送故主簿

    东晋南朝时郡主簿的名目之一。太守在甲郡所辟的主簿,随太守转任乙郡,谓之送故。如《宋书·谢方明传》记其在东晋义熙中为晋陵太守,转南郡相,“晋陵郡送故主簿弘季盛、徐寿之,并随在西。”《隋书·百官志上》谓梁

  • 福建道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七人。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在本道之外协管户部,承运、赃罚等库,在京金吾后等十卫,及直隶常州、池州二府,定边、开平中屯二卫,美峪千户

  • 扎兰章京

    即“甲喇章京”。官名。清太祖辛丑年,始编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扎兰,置一扎兰额真,总理扎兰事务。太宗天聪八年,改扎兰额真为扎兰章京,世祖顺治八年,定扎兰章京为汉字“参领”。见《清史稿·职官四·骁骑

  • 督军

    官名。①东汉献帝时曹操置,三国魏、蜀、吴皆置。统兵,权任较重,位在郡守之上。②公国属官。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封原汉献帝为山阳公,于山阳公国置,员一人,负统兵监察之责。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

  • 大理平

    参见“大理评”。官名,又称廷尉平,掌审判。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俸比六百石。东汉只有左平而无右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三国时魏设此官,属廷尉。隋设此官,掌审核刑狱。

  • 南府

    官署名。①即“南宰相府”。②清朝内务府所属之机构。乾隆(1736—1795)初年置于南长街南口之南花园。掌承应宫庭奏乐演戏之事。总管内务府大臣及堂郎中常来园内办公,以区别于西华门内之本府,故称。道光七

  • 夏官尚书

    官名。即兵部尚书,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兵部尚书参见“兵部尚书”。官名。见“夏官”。

  • 太子右宗卫率

    官名。隋朝太子右宗卫长官,置一人,正四品上,掌以宗人侍卫;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太子右武侍率。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又改为太子右宗卫率。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太子右司御卫率,中宗神龙元年(

  • 新衣库

    官署名。北宋置,掌收受锦衣、杂帛衣服及礼仪所需衣物。设监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 监门官二人,以司天监官及三班使臣充任。真宗咸平四年(1001),以受纳衣服库并入,始兼掌诸司丁匠及诸军所需衣服。

  • 刀剑备身正副都督

    武官名。北齐置,属领左右府,其秩分别为从四品上与从五品上,掌宿卫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