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元帅府

都元帅府

官署名。辽朝北面军官置,以大将总帅府军马事。设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等。金朝战时临时设置,掌统军,事讫即罢。太宗天会二年(1124)时宋用兵时置,掌金、宋边境军事。次年,更西南、西北两都统府为元帅府。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元帅左、右监军,左、右都监,下署经历、都事、知事、检法等官。章宗泰和八年(1208),并入枢密院。元初诸将多沿金制以都元帅系衔,于军前置都元帅府,无定制。在边地以宣慰司兼都元帅府,掌军旅之事,从二品。又曾专设北庭、曲先塔林、蒙古军、征东等都元帅府,以都元帅、副都元帅领之。


官署名。辽代设此官署,掌管兵马事务;其长官为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府事;都元帅由大将担任。金为侵宋置都元帅府,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等官;都元帅多由亲王担任,掌管征讨之事,兵罢则省;泰和八年复改称枢密院。元代在边境地区设都元帅府,其长官为都元帅、副元帅;为军事控制区的地区长官。见《辽史·百官一·都元帅府》、《金史·百官一·都元帅府》、《元史·百官八》。参看“元帅”条。

猜你喜欢

  • 书写待诏

    官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翰林院书艺局置,掌抄写三元八节奏献祖宗神御表词及大礼毕奏谢诸宫观寺院表词、道场醮仪玉简,及抄写国书等事。

  • 都水使者

    官名。西汉于太常、少府、大司农、三辅等处均设都水官,管理河渠陂池灌溉,武帝时以都水官多,置左、右都水使者总领三辅都水官,或称领护三辅都水,不常置。东汉省。三国魏置水衡都尉管理全国河渠灌溉水运事务,或说

  • 组练人匠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织造丝绸。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为撒答剌斯提举司。

  • 翊卫大夫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武臣阶官,从五品。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置。掌侍卫。见《宋史·职官九·国朝武选、武阶》。

  • 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辽朝官。

  • 左右领左右府

    官署名。隋置,见“领左右府”。

  • 宦成

    做大官,居高位,原意为宦途成就。汉朝刘向《说苑·敬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

  • 选部

    官署名。东汉灵帝时由尚书台吏曹改名,设尚书,掌选任官吏。魏晋南北朝改名吏部,后遂成为吏部的别称。北魏前期或名吏部,或名选部。设尚书为长官,下设选部监等属官,及给事中、给事等内廷派出监察官员。孝文帝改制

  • 留守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洪武三年(1370)改原都镇抚司而置。后改留守都卫。八年复为留守卫。详见“留守五卫”。

  • 京师二十二仓

    官仓名。元置,属户部,秩正五品。其中万斯北、万斯南、千斯、永平、永济、惟亿、既盈、大有、屡丰、积贮十仓,每仓各置监支纳一人,正七品;大使二人,从七品;副使二人,正八品。丰穰、广济、广衍、大积、既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