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曹操置,领兵,随从出征。《三国志·于禁传》: “拜(禁)陷阵都尉,从讨吕布于濮阳。”
元代宿卫军在皇帝出行时扈从,称为扈从军。参见“宿卫军”。
官名。南北朝诸王公侯国置。掌牧养马匹。隋罢。
官名。南朝宋、齐置,与东冶令分掌鼓铸冶金,领工徒。隶少府。官名。见“诸冶令”。
武散官名。金始置,秩从三品中。元沿置,升秩为从二品。
状元的别称,为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参见“状元”。
官名。见“司驭寺”。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寝局。员二人,从九品。唐朝改正八品。为司舆、典舆之佐,协掌舆辇伞扇之事。宋、金沿唐制,为尚寝属佐,明为尚寝局下,员二人,正八品。明永乐(1403—1
唐代由吏兵二部侍郎主持的铨试的一组,即“中铨”,见该条。
明清批答奏章之制。明制,凡内阁接到奏章后,用小票缮写所拟批答,交进后由皇帝朱笔批出,亦称调旨或条旨。清初沿用此法,但废止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写批红之例。雍正(1723—1735)中扩大奏折使用范围,並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