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政少卿

通政少卿

官名。明建文(1399—1402)中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改通政为少卿。成祖朱棣即位,复旧。


官名。明置,为通政寺副贰长官,位在卿下,佐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等事。惠帝建文年间,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改通政使为通政卿,改通政参议为通政少卿。见《明史·职官二·通政使司》。

猜你喜欢

  • 州光迎主薄

    北齐州主薄名目之一。见“州迎主簿”。

  • 鸿胪寺右丞

    官名。明朝鸿胪寺置,一人,从七品。详见“鸿胪寺左丞”。

  • 史科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唐穆宗时始置,分为一史与三史两科,一史为《史记》、三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每史问大义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第。宋沿置三史科,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规定

  • 奉乘郎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 试御史

    官名。“试监察御史”的简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试授一年,然后实授。正德 (1506—1521) 中革。参见“试监察御史”。

  • 载师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司长官,掌封邑的划分,管理全国农、牧、盐业生产及赋役的征发。下设小载师下大夫、小载师上士以佐其职,领司封中士、司农上士、司均上士、司赋上士、司役上士

  • 弓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弓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自讼斋

    宋朝学校斋名。太学生严重违反学规者,即入此斋反省。徽宗崇宁元年(1102)罢,其“不率教”者转入辟雍。辟雍废后复置。州学亦置,上书获罪士人与三舍生讥讽时政者,遣回原籍,于此斋听读。南宋时,诸王宫学亦设

  • 丽正修书院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六年 (718) 改乾元院置,设使及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 八年,加文学直、修撰、校理、刊正、校勘官;十一年,置丽正院修书学士; 光顺门外,亦置; 十二年,东都明福门外亦置

  • 典驼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都尉。隶太仆寺驼牛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