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课殿最

课殿最

以最与殿二等考核官吏的办法。秦代始将官吏的考核列为课,考课时间定在每年正月,考课等第分最与殿两等(亦即上下两等),获最者给予奖励擢升,获殿者给以笞罚。在考课的业务标准方面,则按不同部门分别规定:对农村基层吏员实行岗位责任制,《秦律·厩苑律》中规定,官府每年对农村进行耕片调查,以考课基层吏员,耕种多者评为最,耕种少者评为殿。对司法部门的考核则是依据官吏办案的情况以定殿最。在手工业部门则分别考核工师与工徒的殿最。对军队的考核,亦分最与殿两等。《商君书·境内篇》说:“其攻城围邑也……将军为木台,与国正监,与正御史参望之。其先入者, 举为最启;其后入者,举为最殿。”汉沿秦制,以最殿两等考核官吏,由各部门主管官员分别考课其属员。东汉时规定司徒掌民事功课,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课,司空掌水土事功课。对于监察官吏的考核,在西汉时即已规定由御史中丞考核御史台所属监察官与刺史。每年一次的考课称为小考或常课, 每三年则有一次大课。小考写定各官吏的考核评语,大课则是根据三次考核所得最与殿的多寡予以奖惩。

猜你喜欢

  • 印铸局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承总理大臣之命管理局务,并监督指挥所属各官。

  • 左千牛卫上将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二年(786) 置为左千牛卫长官,一员,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凡千牛及备身左右以御刀仗升殿供奉者,皆领之。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

  • 江北淮东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十四年 (1277),置司淮安路,简称淮东按察司,监治扬州、淮安、高邮等路府。二十一年,移司于扬州路。二十六年,迁回淮安路。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

  • 山东都转运盐使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 始置,掌山东盐政。下辖二分司: 胶莱、滨乐。设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及经历司经历、知事,各盐课司、盐仓、批验

  • 武安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武安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 侍卫马军司

    官署名。即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 比盘

    刑部比部司郎官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比部(郎)为比盘,又曰昆脚皆头”。

  • 士林

    1、文人学士。《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2、馆名。《梁书·武帝纪下》:“(大同七年)丙辰,于宫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者。”

  • 一人

    指天子、君主、皇帝。《荀子·富国》:“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王先谦注:“一人,君上也。”《尚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一贞。”传:“一人,天子。”

  • 通阜司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稽核各省金银铜铅矿务,筹铸金属货币,核议制造纸币,订正银行造币厂章程,筹画全国流通货币办法诸事宜。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官署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