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非常制,每有征伐,设行军都部署司统领一方军马。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行军都部署,以掌理行军事务。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非常制,每有征伐,设行军都部署司统领一方军马。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行军都部署,以掌理行军事务。
西夏官名。亦称大都督府令公。
官员更改姓名,称更名。清制,凡官员姓名与王公大臣、陵名相同者,或一省两官同名者,或其称不协于义者,以及满员对音不依附汉义者,不似汉姓名者,皆须更改。京官由各该衙门咨部,旗员由本旗咨部,分别取具同乡印结
地方军政长官的属吏,因其在幕府任职,故称。如南北朝时的参军、主簿等。
官名合称。唐朝左、右千牛卫始置,备身一百员,掌宿卫侍从; 主仗一百五十员,掌守供御兵仗。
官名。匈奴置。由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朔方王之下。
官名。三国吴孙权黄武(222—229)中置。鄱阳太守周鲂讨擒鄱阳大帅彭绮,加此。见《三国志·周鲂传》。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作战,位低于将军。《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黄武中,鄱阳大帅彭绮作乱,攻没
官名。周朝置。主管农业。《国语·周语上》: “命农大夫咸戒农用。”一说即田畯”。韦昭注:“农大夫,田畯也。”官名。西周设置,《国语·周语上》:“司空除坛于籍,命农大夫咸戒农用。”韦昭注:“农大夫,田畯
见“登闻鼓院”。官名。辽置,见“登闻鼓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属官,掌教授小学生经义,下设小学助教中士以佐之。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官名。《周礼》无此官,北魏始置小学博士。《魏书·官氏志》说:“
官名。清末度支部币制局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一人,正三品,由本部左、右丞兼充。掌提挈全局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