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苑丞

苑丞

官名。汉朝始置,为上林苑次官,亦称“上林丞”。隶少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林苑有五丞。”南朝宋置,为掌御苑之官。时设乐游、上林、南苑诸御苑,各置苑丞主其事。清朝亦置,为内务府属官。设于内务府奉宸苑,以及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处。各处二、三员至十余员不等。初名“总领”、“催总”,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是称。奉宸苑所属为六品职衔,余六、七品兼用,食八品俸。分掌各园庭看守、值宿、管理、修缮等事。南苑苑丞掌征守南苑之地赋及管理行宫。天坛斋宫苑丞掌斋宫之陈设洒扫等事。


官名,汉置,为苑令之副,属少府,佐令掌苑囿。有时只置丞而不置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后汉书·百官三·少府·钩盾令》。南朝宋为掌御苑之官,各置丞主其事。清朝也置,为内务府属官。

猜你喜欢

  • 太子厨长丞

    官名。西汉置太子厨长及丞,属太子詹事。其职掌是主太子饮食,《汉书·王莽传》中提到的厨长、丞,可能就是太子厨长及丞。东汉有太子食官令,便不置太子厨长、丞。

  • 瞽宗

    学校名。商代创设,以习乐为主。因为商代建立起一套神权政治体系,特别重视神道设教的方法,“乐”成为助祭媚神的重要工具。瞽宗取“瞽以诵诗,诗以入乐”之义,就是祀神乐祖之处,也是贵族子弟习乐的学校。至周代成

  • 羽林前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 以燕山中护卫改为羽林前卫,掌守卫皇城南面及巡警京城各门。以指挥使为主官,下辖千户所。

  • 右安乐王

    官名。匈奴置。由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显禄王之下。

  • 司理治书

    官名。三国魏置,九品。见《通典·职官一八》。官名,三国魏置,九品,掌刑狱文献等。见《通典·职官十八》。

  • 材官校尉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 (220—226) 中置。主天下材木事,属少府。六品,秩比二千石。东晋哀帝时省少府,改属丹阳尹,孝武帝复置少府,仍属之。六品。东晋改名材官将军。官名。魏晋及其后设材官校尉,掌管工

  • 十团营

    军事编制。明景泰元年(1450)选原京军三大营(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精锐改置,每营设都督一,号头官一,都指挥二,把总十,领队一百,管队二百,于三大营都督中推一人充总兵官,监以内臣,兵部尚书或都御史

  • 伍老

    伍长别称。《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刘师培注: “里正、伍老均乡官,盖闾师之属。”秦代伍长的别称。见“什长”。

  • 师位

    西夏官位。在诸王位之下,中书、枢密位之上。有德师、国师,皆与上等司等位。

  • 交通部整理汉冶萍公司委员会

    交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为整理汉冶萍煤铁矿厂,以巩固及发展中国的钢铁事业起见,设立整理汉冶萍公司委员会。依照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十一月十八日公布的《交通部整理汉冶萍公司委员会暂行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