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禁烟委员会

禁烟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二月二十七日公布《禁烟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禁烟委员会督理全国禁烟事宜,各地方文武官员关于禁烟事宜有妨碍禁令或废弛职务者得依法提付惩戒,对于公务人员如有吸食鸦片嫌疑而未经该主管长官举发者得分别咨行或呈请检举调验之。设委员九至十三人,由国民政府任命,就中指定委员长及副委员长各一人,内政、军政、外交、交通、财政、铁道、卫生各部部长及司法行政部部长为当然委员。禁烟委员会设总务、查验两处,总务处,掌理一切机要及会议事项,撰拟、收发、保存文件事项,会计庶务事项,编制统计及报告,编辑发行各种禁烟书报标语及其他宣传品事项;其他不属于查验处之事项;查验处,掌理督促各地方禁烟事项;关于地方官吏办理禁烟不力提付惩戒事项;调查各地方禁烟实施事项;调查输送鸦片、吗啡、高根安洛因等事项,国际禁烟事项,化验戒烟药品。总务处设处长一人,下设科长二人,科员四至八人。禁烟委员会初设时隶行政院,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军事委员会成立,改隶军事委员会,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任禁烟总监,各省派驻禁烟特派员。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禁烟委员会改隶内政部,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解除所兼禁烟总监职务,原派各省禁烟特派员一律撤销,其职务交由各省民政厅办理。

猜你喜欢

  • 隆镇上万户府

    官署名。为元朝侍卫亲军机构。设于武宗至大四年 (1311) 闰七月,辖十千户所,屯驻大都周围四十三处隘口。仁宗皇庆元年 (1312),改为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脱思麻探马军四万户府

    元朝地方军府名。秩正三品。隶吐蕃等处招讨使司,掌探马赤军,镇守脱思麻地区。置万户五员,千户八员,经历一员,镇抚一员。

  • 副通赞官

    官名。清末国子监职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协掌文庙、辟雍典礼事。二人,从八品,咨补。

  • 祗候库

    官署名。宋朝太府寺所属机构。掌收受钱帛、器皿、什物、衣服、巾带、茶菽、以备皇帝殿庭赏赐和诏令颁赐。设监官三人,以诸司使、诸司副使和内侍充任。官库名。宋置,属太府寺。掌收纳钱币、器皿、衣服、以备皇帝殿廷

  • 署令

    官名。署之长官。秦汉至南北朝为列卿下属诸署长官泛称,品秩高低不等。隋唐五代之九寺、少府、将作、都水、长秋诸监、太子三寺下属各署均设,为各署长官。分上、中、下三等。隋朝初以上署令为正八品,中署令从八品上

  • 采材副将

    官名。北魏置,掌管采伐宫殿营造所需材木。《魏书·裴骏传》: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裴)宣为采材副将。”

  • 殿庭仪礼司右司副

    官名。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置,一人,正八品。详见“殿庭仪礼司左司副”。

  • 康里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秩正三品。设于武宗至大元年(1308)七月,统康里军士,亦称康礼卫。置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职。三年正月,罢。

  • 安抚

    官名。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公元604年),设安抚大使,由行军主帅兼任。唐朝各州如有水灾旱灾,便派巡察、安抚或存抚等使臣巡视抚恤;如由节度使兼任,则另有副使。到宋朝,安抚则为掌管一方军事和民政的官,称安

  • 蒙古衙门

    官署名。清朝特置管理蒙古事务之机构。崇德元年(1636)置,以承政为主官,又设参政等官佐之。崇德三年(1638)以蒙古部落尽来归附,改置理藩院,遂废。官署名。清初置,见“理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