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即视、察。周朝天子或大臣巡察方国及边陲地区之谓。《太保玉戈铭》: “王在丰,命太保省南国。”《周易 ·观》: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汉朝又有省录尚书事,指主管尚书台之事。②天子遣使臣对诸侯臣子进行聘问之谓。《周礼·秋官·小行人》: “存、 、 省, 聘问臣之礼也。 ”③指皇宫禁地。《汉书·昭帝纪》: “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省中本称禁中,门阁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后因孝元皇后父名禁,故改称以避之。后世因之。① 官署通称。两晋南北朝有尚书、中书、门下、集书、散骑、秘书、著作等省,多设于禁中,故名。后世有门下、中书、尚书、秘书、殿中等省,或设宫外,然仍沿旧称。


1、官署名。汉制,总群臣而听政为省,治公务之所为寺。尚书、中书、门下各官署皆设在禁中,因称为省。沿用既久,遂以省为官署名称。《新唐书·百官一》:“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2、行政区域名。元朝各路设行中书省,简称“”或“行省”。明朝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仍称“”。清沿袭明制。见清朝赵翼著《陔余丛考·省》。

猜你喜欢

  • 弥封官

    见“弥封”。

  • 武学司计

    见“武学直学”。

  • 四部大人

    官名。北魏初期置,掌刑案审决。《魏书·刑罚志》说:“魏初刑禁疏简,宣帝南迁,复置四部大人,坐王庭决辞讼,以言语约束,刻契记事,无囹圄考讯之法,诸犯罪者皆临时决遣。”

  • 道正司道正

    官名。元、明、清三朝地方各州道正司之长官。详“道正”。

  • 侍左郎中

    官名。宋朝吏部侍郎左选置,参掌侍郎左选之事。

  • 太孺人

    命妇名号。明、清置,以封正、从七品官员之母。

  • 宝伊局

    官署名。清朝新疆之铸钱局。乾隆三十九年(1774)置,设监铸官一人,以伊犁同知充任,掌理本省鼓铸事宜。

  • 绣衣执法

    官名。新莽置,时王莽发大军结集边郡征讨匈奴,吏士放纵扰民,故置,员五十五人,镇抚边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然皆货略为市,侵渔百姓。官名,汉武帝置绣衣御史,王莽改曰绣衣执法,掌督察大奸猾。《后汉书·伏湛传

  • 左宗侍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宗侍下士”。

  • 府军左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中置府军左卫,永乐以后沿置,为上直亲军之一,掌守卫皇城东面。以指挥使为主官,下辖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