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泮宫

泮宫

官学名。亦作宫,为西周春秋时诸侯国国君直属的大学。《礼记·王制》说:“大学在郊,”“诸侯曰頍宫。”宫的结构和辟雍差不多,东西南三面有水环绕,《诗经·鲁颂·泮水》郑笺:“泮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春秋时各诸侯国实行的都是以礼为文,以戎为主的教育。如鲁国泮宫,学生多系战士,杀了敌人要割下左耳送到泮宫作为证据,要将俘虏送到泮宫。教人则以鲁侯为榜样,《泮水》中所谓“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这又是春秋时礼乐征伐出自诸侯的反映。后世通称州县之学为泮宫。

猜你喜欢

  • 列尉

    官名,为列尉大夫的简称,其职如郡太守。详“列尉大夫”条。

  • 外城巡警总厅巡查所

    同“内城巡警总厅巡查所”,参见该条。

  • 宪政编查馆

    官署名。清末预备立宪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考查政治馆设。掌议复宪政折件,承拟周查各件,研究各国宪法,编订宪法草案,考核法典草案与单行法规,并汇成全国统计表诸事。以军机大臣兼领馆事。宣统三年

  • 接押官

    流外官名。宋于开封府置,其职掌似为接受并签押文案簿书之事。

  • 典东厨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厨”。

  • 携仆

    官名。西周置。周王左右近侍之臣。一说即“寺人”“内小臣”《尚书·周书·立政》: “左右携仆”。孔安国传: “左右携持器物之仆”。孔颖达疏: “谓寺人、内小臣等也”。

  • 万年令

    官名。(1)北魏延和元年(公元432年)三月,改代令为万年令,属万年尹。(2)北周京兆郡所属有长安、万年二京县,万年县的主官为万年令,隋改称大兴县令。唐复为万年令,为“赤县令”之一,参见该条。

  • 装书直

    杂任职名。唐置于集贤院,员额十四人,掌装钉书籍之事。

  • 列校

    泛指诸校或校尉。《后汉书·皇后纪》:“其宗族皆列校、郎将。”《后汉书·袁绍传》:“诚伤偏裨列校,勤不见纪。”

  • 驻防都统

    武官名。清置,秩从一品,官阶与驻防将军同。员额仅有二人,分驻于张家口与热河,统辖驻防八旗军队。张家口都统兼辖察哈尔游牧之事,故亦称察哈尔都统。热河都统兼管木兰围场及游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