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校尉

校尉

官名。秦汉为统兵武官,略次于将军,高于都尉。出征时临时任命,领一校(营)兵,有司马、候等属官。亦或冠以名号,如横海校尉、轻骑校尉等。又有常设的专职校尉,依其具体职务冠以名号。如统领常备禁军的中垒、屯骑等北军诸校尉、西园八校尉,管理京畿的司隶校尉,管理京师门卫的城门校尉等,西汉秩二千石,东汉秩比二千石。东汉又置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为少数民族地区军政长官。魏晋南北朝名号极繁,品秩高低不等。其专职武官有北军五校尉、城门校尉等,负责具体事务的有盐府、司盐校尉等,掌郡国屯田的有典农校尉,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军政的校尉亦名目甚多。诸领兵征战的杂号校尉地位略次于中郎将,高于都尉。隋朝诸鹰扬府、唐朝诸折冲府之下设团(唐制二、三百人为团),其长官称校尉,位次都尉。隋正六品,唐改从七品下。唐朝诸卫、率所领内府亲、勋、翊三卫中郎将府亦置,属诸卫者正六品上,属率府者从六品上。又,唐、宋至明、清亦用作武散、阶官号。明又置为侍卫装士,侍卫上直亲军置,锦衣卫亦置,掌直驾侍卫,巡察缉捕。五军、三千营亦置,检民间丁壮无恶疾、过犯者充任。详见各条。


官名。1、领兵武官。秦朝末年项梁起义时,置吴中豪杰为校尉等,由此可知,秦代已有此官。汉武帝置八校尉: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及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另外,还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

2、督抚少数民族军政长官。在西域,宣帝地节二年置副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戊已校尉。还有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等。

3、武散官,隋唐有各种名称的校尉,皆为武散官,上自正六品,下至从九品皆是。清代武官八品、九品为校尉。

4、卫士,明清卫士也称校尉。见《通典·职官十六·诸校尉》、《续通典·武散官》、《史记·项羽本纪》、《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新唐书·百官一·兵部》、《清史稿·职官一·兵部》。

猜你喜欢

  • 伦侯

    爵名。战国末秦置,秦统一后因之。位低于列侯,无封邑。《史记·秦始皇本纪》,琅邪台石刻有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成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爵名,秦置,为列侯之类,而位次于列侯,且无封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 质正

    官名。一说即“质人”,掌市场平定物价的长官。《庄子·知北游》: “夫子之问也因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高亨《诸子新笺》: “质正即质人,而名质正者,正,长也,官也。如酒正、庖正之例耳。”

  • 内茶炭库

    官署名。北宋置,掌供给宫城及诸宫宿卫禁军茶炭、席荐等物,设监官,以三班使臣充任。

  • 公主永巷长

    官名。东汉置,秩六百石,为长公主属官,主管公主府中官婢侍使。

  • 医助教

    医学学官名。见“医博士”。

  • 讲《书》祭酒

    学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即讲《尚书》祭酒,掌教授《尚书》。《汉书·王莽传中》:“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琅邪左咸为讲《春秋》、颍川满昌为讲《诗》、长安国由为讲《易》、

  • 执金吾丞

    官名。东汉属执金吾,员一人,秩比千石,助执金吾领缇骑二百人,邀巡皇宫周围,以备非常水火之事。官名,西汉执金吾有两丞,东汉置一丞,俸比千石。为执金吾之副,佐执金吾行施职事。参看“执金吾”条。

  • 过省

    官场用语。宋朝举人礼部试(即省试)合格,称过省。

  • 福建司

    官署名。即“福建清吏司”。

  • 翊卫使

    北洋政府总统府翊卫处的属官。见“总统府翊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