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新建陆军

新建陆军

清末编练的新式军队,简称新军。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的小站训练“定武军”,光绪二十一年 (公元1895年) 又命袁世凯接办扩编,称“新建陆军”;张之洞也在署两江总督任内编练“自强军”,是为新军的试办阶段。《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以倡办新政为名,在中央设练兵处,于各省设督练公所,改编军队。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又计划在全国练编新军三十六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额设官兵一万二千五百一十二人。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全国连混成协在内只编成二十六镇。清政府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中央新军分常备军、续备军与后备军,有棚(设正副目二人,正兵四人, 副兵八人), 有排(以排长为主官, 下辖三棚), 有队(以队官为主官,下辖三排),有营(以管带为主官, 下辖四队), 有标(以统带为主官, 下辖三营),有协(以统领为主官, 下辖二标), 有镇(以统制为主官,有步队两协,马队一标,炮队一标,工程兵一营,辎重兵一营,共目兵九千五百七十二名,排长以上的官不在其数), 合两镇而成一军(以总统为主官)。这是常备军临时编制。至于战时征调,则按地势敌情,或以三镇为一军,或合数军为一大军,或只派一镇分驻一路,不受军的节制;又步队定制每排三棚亦可增为六棚,其增数以续备军调充,其正副目以常备军选拔;至于炮兵、辎重兵,亦得在续备军中调用,不受常规的拘束。新军军制规定,凡是编成的新军,不能自己立名,统由第一以至于十百之数名之。全国有若干军,一军合若干镇,一镇辖若干协,一协辖若干标,均可由编制推算,以达到脉络一贯。其用意在于集权中央。

猜你喜欢

  • 检校

    ①查核察看之意。东晋、北朝有检校御史。②官制用语。初谓代理,隋及唐初皆有。《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三年》:“诏(李)仲文检校并州总营。”胡三省注: “检校官未为真。”即尚未实授其官,但已掌其职事。中唐以

  • 副司弓

    官名。又称署司弓。清朝内务府武备院所属毡库之属官。协掌备弓处事。初名弓匠委署固山达,额设五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是称。四十四年定为八品职衔。光绪三十年(1904)省一人。

  • 虎贲中郎

    官名。东汉置,隶光禄勋所属虎贲中郎将,秩比六百石,无员,掌宿卫侍从。官名,东汉置。俸比六百石,掌值班宿卫,属虎贲中郎将。见《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

  • 马曹

    官署名。三国魏元帝咸熙(264—265)中相国府僚属诸曹之一,长官为属。西晋初不置,杨骏太傅府又置,至司马伦为相国,增设掾为长官。官署名,三国魏元帝咸熙年间相国府诸曹之一,主马。其长官为属。晋时置时废

  • 伊犁将军

    官名。全称“总管伊犁等处将军”。清朝新疆驻防八旗之最高长官。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驻伊犁。总掌驻防八旗、绿营及地方各民族事务,综制文武,兼辖军民,天山南北两路皆听节制。其衙门设司官五人,笔帖式四

  • 弋禽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弋禽中士佐官,正一命。

  • 机务所

    清末巡警部内部机构。掌开用本部印信,收发文件,接洽电话,值日值宿,递送折件等事,以七品小京官轮流管理。

  • 皇木厂

    官署名。清朝工部所属之机构,顺治(1644—1661) 初定通州、张家湾各设木厂一,差笔帖式二人管理。康熙二十六年(1687)通州木厂归通惠河分司管理。张家湾木厂由工部派满司官一人管理。四十年(170

  • 关务署

    官署名。民国置,属财政部,掌理全国关务行政,设署长一人,总理全署事务;下置总务、关政、税则三科。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财政部。以署长为主官,掌管全国海关行政。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二月二

  • 左觉义

    官名。明清僧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释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一人,从八品。清康熙十三年(1674)定设一人,亦为从八品。依例升迁右讲经,缺出由右觉义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