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库乌科唐镇抚使

库乌科唐镇抚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九月九日公布《库、乌、科唐镇抚使公署编制章程》,改库伦办事大员为库、乌、科唐镇抚使,员额一人,驻扎库伦,直属大总统。其职权是:管理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及唐努乌梁海各部民政事务,兼掌库伦所属土、车两盟事务;统辖境内驻扎各军队、蒙旗警备队及一切军事事务;并受政府之特别委任,监督财政及司法行政及其他特别官署的行政事务。镇抚使公署设秘书长一人、秘书三人,参谋长一人、参谋三人、副官三人。署内分设总务、军务二厅及内务、交涉、财政三司。总务厅厅长由秘书长兼任,分三科办事;军务厅厅长由参谋长兼任,分四科办事;内务司掌理内务、教育、农商、交通、封爵、袭替、旗务、宗教、台站、卡伦和警备队等事项,分四科办事;交涉司和财政司均分设二科办事。厅、司设厅长、司长,各科设科长、科员;各厅、司并有翻译员若干人。

猜你喜欢

  • 司计

    ① 官署名。原为尚书省兵部比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此称,以比部郎中为司计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名。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再改此称,肃宗至德二年(757)重为比部。②官名。唐朝始置,为宫

  • 右酒

    官名。战国置。掌周王室酒政。《增订洛阳金村古墓聚英》第四五图·1银俑刻铭:“右受”,“中府,右酒”。

  • 乙里职

    蒙古语,意为“使臣”,异译“乙里只”、“额勒赤”等。

  • 实录院修撰

    官名。南宋实录院置,以侍从官充任,掌修实录。参见“实录院”。

  • 农林部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置实业部,北洋政府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分置农林、工商两部。农林部管理全国农林行政事务,以总长、次长为正副长官。部内除总务厅外分设农务、垦牧、山林、水产四司。各司以司长为主官

  • 保办公处

    保的办事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九月十九日公布的《县各级组织纲要》的规定,乡(镇)之内编制为保甲,每保以十甲为原则,不得少于六甲多于十五甲。保设保办公处,置保长、副保长

  • 侍卫

    官名。① 清朝负责宫廷宿卫及扈从皇帝之官员。从上三旗子弟中选才武出众者充任。而由下五旗或汉人中挑选者,则入上三旗“行走”。以领侍卫内大臣等统领。共分四等。顺治元年 (1644) 定各等员额; 一等侍卫

  • 太医院院判

    官名。明、清太医院之副长官。佐院使掌院务。朱元璋吴元年(1367)设。洪武十四年(1381)改称院丞,二十二年复旧称。正六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始分左、右,各一人,均由汉员充任。左院判由右院

  • 雄威军指挥使

    军官名。宋代殿前司所属有雄威军,军置都指挥使;军下设若干指挥,每指挥置指挥使。见《宋史·兵志一》。

  • 兵马大元帅府

    见“兵马大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