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司织染局
官署名。明置,掌织染之事。主官有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佐之。
官署名。明置,掌织染之事。主官有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佐之。
官名。春秋时吴国置。负责边境侦察敌情的小吏。《韩非子·说林上》: “子胥出走,边候得之。”
官署名。清末中央咨议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宣布增设,次年设总裁筹办。宣统二年(1910)正式成立。掌议决国家预决算、税法、公债、法律(宪法除外),并其他奉旨交议事件。宣统三年九月,短时代行议会
官名。新莽置。地皇二年(后21)王莽因三捕“盗贼”群起,故置此官,以镇压之。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掌捕盗贼。《汉书·王莽传下》:“三辅盗贼麻起,乃置捕盗都尉官。”
宋朝尚书省吏部俗称。当时吏部除官,多用例破法,或因例立法,故称。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驯养走兽。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官名。参见“左赞善”。
官名。唐代左右春坊皆置赞善大夫,此似朝廷的谏议大夫。《新唐书·百官四上·左春坊》:“左赞善大夫五人,正五品上;掌传令,讽过失,赞礼仪,以经教授诸郡王。”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见“掌书”。
官名,汉置,属黄门署,掌供奉皇帝画技。《汉书·霍光传》:“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西汉黄门待诏之一。为承应内廷作画的画师。见《汉书·霍光传》。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掌制造器甲之事,设提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