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工部司

工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工部的头司。司的主官,隋初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工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佐助工部尚书、侍郎,掌城池土木的工役程式。若京都有营缮之事,则由少府监与将作监任其事。所属有主事三人,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宋初工部司郎中、员外郎无所掌。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凡制作、营缮、计置、采伐材物,按程式以授有司,则参掌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诏工部郎官兼管虞部司,屯田郎中兼管水部司。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诏工部、屯田二司以郎官一人兼领,于是四司遂合而为一。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赵公廙任屯田员外郎,此后不复省。金元六部不分司,故无工部司。明清改称“营缮清吏司”,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司家马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卿大夫家邑军赋: 《周礼·夏官》: “家司马,各使其臣以正于公司马”; “都司马,掌邦之士庶子及其众庶车马兵甲之戒令,以国法掌其政学,以听国司马。家司马,亦如之

  • 度支部左右侍郎

    官名。清末设,左右各一人,为度支部的副长官。见“度支部”。

  • 拱卫直都指挥使

    官名。元朝设此官,从四品;掌控鹤六百余户,及仪卫等事。其属官有钤辖、提控案牍等。见《元史·百官一·拱卫直都指挥使司》。

  • 射声校尉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位次列卿,属官有丞、司马等。领待诏射声士,所掌为常备精兵,屯戍京师,兼任征伐。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 (后31) 省,十五年复置,为五校尉之一,隶北军中候。掌宿卫兵,

  • 主衣局都统

    官名。北齐置主衣局,属门下省。掌御衣服玩弄事。以都统、子统为正副主官。

  • 奉义校司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孙策置,孙权曾行之。见《三国志·吴主传》。

  • 尚书民曹郎

    即“民曹郎”。

  • 工曹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明永乐元年 (1403)置。见“工曹清吏司”。

  • 主射左右

    官名。即太子左右内率府所统备身左右,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唐朝复名备身左右。参见“备身左右”。

  • 梨园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 (713—741) 初置,掌领乐工数百人教“皇帝梨园子弟”习法曲雅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 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