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盐铁七案之一。掌商税事务。
战国秦国丞相的别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丞相宰相的俗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相君’……至相舍门,(范睢)谓
科举考试方法之一, 即“帖经”,见该条。
官署名。明清国子监所属机构。掌颁肄业之规制,稽师生之勤惰,并办理释奠释菜事务。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置,设监丞一人,主其事。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曾一度归礼部管理,康熙十年(1671)改归本
参见“怨军八营都详稳司”。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几筵中士佐官,正一命。
见“禀”②。
汉朝皇帝听朝时专用的座位。《汉书·梅福传》: “当户牗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颜师古注: “法坐,正坐也,听朝之处,犹言法官、法驾也。”
官名。西汉置石库令及丞,为将作大匠的属官,主管石料的保管和加工。
官名。为工巡总局长官,员额二人。见“工巡总局”。